电信网络诈骗|社交平台上的反诈联盟:被骗、救赎与博弈( 二 )


后来 , 她和朋友通过一些受害者投稿和信息搜寻 , 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反诈视频和文字 , 曝光诈骗套路、钓鱼平台 , “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传播 , 给更多人提醒 。 ”
当收到求救私信 , 马晓歌的反诈联盟意识到 , 已经有人因为电信诈骗被困在国外 , 急待解救 。 “他们用诈骗的工作机、账号向我们求助 , 发身份证号、家人联络方式给我们 。 ”马晓歌说道 。
联盟收到信息后就立刻联系家人和警察人 。 但因为在境外 , 部分受害者的营救与归国会陷入困境 , “有的孩子想回来 , 路费都不够 , 我们给凑出来 , 但小小联盟哪有这么多经费啊 。 ”
电信网络诈骗|社交平台上的反诈联盟:被骗、救赎与博弈
本文图片

联盟收到的求助信息 ,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了解到 , 有不少团伙是在境外实施诈骗 , 以招聘、相亲等为由将受害者骗出国外 , 再组织、胁迫、指挥他们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
今年9月6日 , 在“人民法院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 ,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马岩介绍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境外作案占比达80% ,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社会危害更重 , 打击难度更大 , “是从严惩处的‘重中之重’” 。
除此以外 , 在反诈过程中还让马晓歌与伙伴头疼的是 , 受害者对骗局的执迷不悟 。 马晓歌回忆道 , 一个受害者在网络上已经被骗十几万 , 她反复提醒这是个骗局 , 受害者却又给骗子打了5万 。
“他被骗之后不甘心 , 去找骗子 。 骗子跟他坦白了 , 哭着说如果自己不这么做就会被打 , 如果能再打几万块 , 他就帮忙把所有钱拿回来 。 ”果然 , 这5万块连同痛哭流涕的骗子 , 同样再不见踪影 。
“真的气死我了 。 ”马晓歌对于不听劝的人 , 止不住地叹气 , “但能帮一个是一个吧 。 ”
刘爱民说 , 想独自找不法分子拿回钱和最初被骗的心理是一样的 , “他们都是打着‘为你着想’的旗号 , 利用你想占便宜的心理行骗 , ”他表示即便受害人想自己再去挽回损失 , 等待他们的也许是第二轮诈骗 , “我们看的是利息和损失 , 他们盯上的是本金 。 ”
反击!和电信诈骗杠上了
今年9月2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通过审议 , 将于12月1日正式施行 。
据了解 , 法律规定了对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犯罪的人员 , 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 。 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尚不构成犯罪人员的行政处罚力度 , 明确了电信网络诈骗分子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外 , 造成他人损害的 , 还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沈春认为 , 《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出台 , 对防治电信网络诈骗有推进作用 。
“本法侧重预防 , 围绕网络安全、信息安全 , 与刑法等有效联动 , 可以形成更健全的反诈提醒 。 而且从法律对银行账户的管理、网络灰产的遏制等方面来看 , 本法的出台也会对新型犯罪手段进行管控和封堵 。 ”
在法律不断推进反诈的同时 , 我国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也在加强 。 刚刚结束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至今已举办9届 。 中新网在活动现场看到 , 有不少企业都在致力于向公众科普反诈知识 , 推出新的技术产品 。
电信网络诈骗|社交平台上的反诈联盟:被骗、救赎与博弈
本文图片

今年9月观众在网络安全宣传周博览会上体验反诈小游戏 , 刘欢 摄
其中一家深耕网络空间测绘的企业技术负责人邓焕告诉中新网 , 现在相关监管部门和一些企业展开合作 , 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联合打击犯罪 , “我们之前也没想到 , 自身的网络资产测绘识别等能力可以应用到打击犯罪的领域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