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压力给心灵一个出口 甩掉蛋壳效应症

目录:
第一章:你有蛋壳效应症吗
第二章:心理太压抑 容易产生幻觉
第三章:工作拖拉怎么办
我们的心灵世界很神秘 , 但是也很脆弱 。有的时候看起来伪装的不错 , 但是一经敲打 , 就会像蛋壳一样全面破碎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下面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你有蛋壳效应症吗
人的心灵 , 是个神秘的世界 , 当它失去自信而又不知道如何面对失败时 , 它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 , 像裹上一层“蛋壳”:它非常严密 , 足以将所有人挡在壳外;她又非常脆弱 , 一点儿敲打 , 就可能被击碎 , 激发出强烈的报复 。这是常见的“蛋壳心理” , 要消除它并不难 , 只要保持适度的期望水平 , 不要轻易的否定自己 , 给心灵一个“出口” , “蛋壳效应症”就会烟消云散 。
蛋壳效应症是英国儿童心理学家西蒙·安妮于1965年首次提出并命名的一种生理性心理疾病 , 是指孩子的脆弱心理 , 比如只能听赞美之词 , 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有的孩子外表高傲 , 内心脆弱 , 敏感多疑;有的孩子只能接受成功 , 不能面对失败 , 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 , 就会有极端的举动 , 甚至轻生……这就是所谓的“蛋壳心理” , 脆弱是它的本质 。
而如今社会中 , 同样患有“蛋壳效应症”的成年人亦大有人在:2009年 , 某省城高校一位大学教授因单位福利分房 , 傍上无名而自杀;2011年8月 , 一名男子在深圳宝安区职业中介应聘失败要求退款时 , 与中介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 男子持刀捅伤中介三名工作人员 , 一人当场死亡 , 两人受伤 , 之后 , 男子割喉自杀……
由此可见 , “蛋壳效应症”轻者容易使人产生消极心理 , 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重者使人在冲动中走极端路线 , 酿成不可估量的惨案 。那么有没有办法化解这种“蛋壳效应症”呢?你不妨这样做:
我们要意识到挫折的存在
人生之路风雨交替 , 怎能终日和暖如春?在学业和人际交往中 , 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遇到挫折 , 挫折是客观存在的 , 因此要在心理做好准备——蛋壳有可能会随时碰碎 。
要看到挫折的两面性
挫折虽然会让人产生痛苦 , 可另一方面它又可以磨练人的意志 。遇到挫折的时候 , 不应只看见消极的一面 , 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 , 如此 , 挫折就会成为你成功的磨刀石 。古今中外 , 在逆境中“化悲愤为力量” , 从而走向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 。
要设计适当的自我期望值
一个人如果对自身能力、兴趣爱好缺乏全面认识 , 一旦遇到不顺利的事就容易产生自我怀疑 , 以为自己不行了 , 其实 , 很可能是自我期望值定得有些问题 。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 , 曾立志做一名主持人 , 大学从广播传媒系毕业后去各电视台应聘几十次 , 每次面试皆败北而归 , 一度心灰意冷 。后来 , 他的一位老师提醒他 , 既然你的文笔不错 , 为什么不能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呢?他转换思路 , 前去一家杂志社应聘 , 一次面试即被录取 , 经过几年的努力 , 如今他是那本杂志的执行主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