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春季心理疾病不再变化无常( 二 )


也有研究表明,春风频率过低,极易产生次声波,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春风还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大大减少,使人体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在血液中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让人感到紧张、压抑、疲劳,导致精神失常 。
因此,对于心理精神类疾病患者,家人要比平时以更好的照顾和心理安慰,避免刺激性事件的发生 。
抱怨前先想五个问题
抱怨是发泄消极情绪,维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 。英国《心理学杂志》6月份最新刊文称,虽然抱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行为,但是多数人并不会有效地抱怨,而只是一些琐碎的、毫无意义的唠叨,也不会对事情发展有任何作用 。
怎样才能让抱怨更有效呢?心理学家朱利安·巴吉尼提供了5点建议:
别挑错抱怨的事物 。抱怨不能改变或者不需要改变的事情只会让你更加沮丧 。
确定你想要的改变是所需的 。事物存在的问题总是比解决方法上的漏洞更显而易见 。所以,抱怨前你要想清楚,万一自己的抱怨发挥了作用,你会喜欢它的结果吗?
抱怨要具体 。比如抱怨别人的态度不好就有点含糊不清 。你应该抱怨他们没有说“谢谢”或者没有“提供建议”的消极行为 。
不要光说不练 。一味地抱怨事情多么糟糕,别人多么讨厌,还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改变 。
抱怨是门艺术,如何处理别人的抱怨更需要技巧 。为了更好地应付向你抱怨的人,有一点要铭记:从心理学上讲,抱怨的人不希望事情完全改变,他们只是为了卸掉自己的责任罢了 。
爱挑刺人的三种心理
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人存在,你成功的做出了一件事,当大家都在夸你的时候,突然有人一盆冷水泼上来,指责你这里不好,那里没做对 。这种人以抱着挑毛病的眼光看人、看事,他们常常以此为乐 。其实,这些爱挑刺的人,无外乎有三种心理 。
第一、嫉妒心理
有人时时刻刻关注着周围人的动向,并且总摆出一副与人一争高下的姿态,一旦发现自己的同事、同学、朋友,甚至亲人,在某些方面将要或已经超过了自己,心理上就感到不平衡,进而妒火中烧 。但是,他们通常不会积极采取行动,靠自己的力量超越别人,而是冲“假想敌”横挑鼻子竖挑眼,惟恐别人的成功盖过自己的风头 。
第二、过于追求完美
我们身边常常有完美主义者,他们对个人要求很高、很挑剔 。从心理学角度看,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即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的倾向 。完美主义者除了给自己设下高标准、严要求外,还经常处处严格要求别人,并总能挑出别人的毛病 。
第三、内心极度自卑
有的人总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样子,时时处处挑剔、指责别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足够的底气 。相反,当他们看到了别人闪光的一面,而自己却不具备时,常会感到自卑 。于是,他们采取挑刺的方式,来取得对他人心理上的优势,并以此获得内心的力量感和稳定感 。
挑刺在人际关系中更多的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它在心理上已经预设了不平等的关系,很容易激起对方愤怒和反抗情绪,破坏人际关系 。同时,挑剔是出于自己主观的评判标准,缺乏进一步商量沟通的余地,进而妨碍建立深入的沟通关系 。如果能学着多关注别人的优点,爱挑刺的毛病就会得以控制 。
生活太舒适也抑郁
现代人越来越懂得享受 。但美国专家却发现,太舒适的生活可能让抑郁的发病率更高,我们应该主动在工作和生活中让自己忙起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