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远:当下教育模式存在三种割裂,不突破教育底层思维,就会治标不治本( 三 )

文章图片
《竹韵乡情》
有些学校则因地制宜地实现了“一室多用”“一物多用”:多功能室可以是会议室 , 也可以是教学的教室;教室外的墙壁孩子们可以随时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 或是记录下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 , 而不必是只是一面墙 。 这些都是多样化的成功例子 。
所以 , 全人教育需要的是在起点和过程上下功夫 。 至于教育的结果会导向哪里 , 比如孩子们对什么学科感兴趣 , 在哪方面有特别的专长 , 应该是孩子们自身发展的 , 而不是一开始就被规定的 。
把成长作为学习的目标 ,
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原动力
第二个割裂是学习和成长的割裂 , 这也关系到教育的目的 。
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 总会问:“学这个有什么用啊?”常见的回答有这么说的“你长大就知道了” , 或者是“不好好学习以后找不到好工作” 。
似乎必须现在吃很多苦去学习 , 以后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 , 把原本相辅相成的学习和成长硬生生割裂成了两个阶段 。

文章图片
还有学习内容和全人发展的割裂 。
在教育1.0的范式中 , 大家总会把学习等同于学科学习、知识点的学习 , 因而忽略了素养培养 , 比如很多孩子们背下了数学、物理公式 , 却没有培养到推导、总结的能力 。
就算有时候有了素养培养的意识 , 实际却还是和真正的成长发展需求割裂了 , 比如很多实验课就是按照书上的步骤做一遍 , 提问、思考、试错、总结这些更重要的能力 , 反而都已经由书做好了 。
“有时候我们忽略了学习不是目的 , 成长才是 , 学习是以成长发展为目标的 。 ”顾远说 , “学习更像是一种天性 。 每个人天生都是爱学习的 , 教育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习天性 。 ”

文章图片
在维也纳一所小微学校里 , 一个男孩曾主动向顾远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政策的内容 。 原来 , 他对多元文化和少数族裔的议题特别感兴趣 , 正在这个主题下开展探究学习 。
可谁能想到 , 这个男孩刚转学来时 , 因为不适应要自己参与制定学习内容和目标 , 开始的半年他都茫然无措 , 每天只在学校里写诗 。
后来 , 在老师的帮助下 , 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向 。 他发现自己的家庭其实就影响了自己的学术兴趣 , 他的父母来自不同的国家 , 还都有过不止一次的跨种族婚姻 , 所以多元文化和少数族裔话题自然而然地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
因此 , 目标进化 , 就是教育的另一个进化 。 简单来说 , 就是学习目标应该是学习者在自己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中涌现出来的 , 并根据需求和遇到的问题不断进化 , 而学习则始终助力着自己的成长 。
一提到“真实世界”“成长” , PBL可能是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的教学方法 。 不过也有很多老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断陷入瓶颈——设计的主题孩子不感兴趣 , 设计的项目不够真实——为此绞尽脑汁 。
但顾远认为 , 教育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恰恰不应该由老师来设计 , 而是应该让孩子们来提 。 老师要做的是追问自己:“我该如何帮助学习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天性?”
就比如说游学 , 现在有很多项目就非常注重“客户体验“ , 甚至把事无巨细的安排作为卖点宣传 。 但是 , 群岛教育社区里的“青蓝共学社”就反其道而行之 。
他们去年的西安游学就没有提前设计行程 , 而是让四五年级的孩子们自己决定要去哪里 , 要做什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182:内驱力(自驱力)---家庭教育要着力
- 幼儿教育心得——幼儿教育不可忽视
- 暑假期间孩子的安全教育要注意哪些重要方面
- 脚踏实地 勇攀高峰——寻乌县留车中学教学教育发展纪实
- 圭星幼儿园:家园携手让劳动教育为幼儿成长赋能
- 红脸白脸教育方式有什么影响 红脸白脸教育方式的影响
- 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181:有种被父母捧上天的教育,实则是垃圾教育
- 威海临港区蔄山镇:给学习加“料”!让优质教育在校园“落地开花”
- 小学安全教育日介绍 关于小学安全教育日介绍
- 体育与教育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