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论新知|两种五行成局,古今论述完全不同,读《禄命法千年沿革史》的感悟( 二 )


然而在最早论述五行缺三的《宰公要诀》一书中 , 却是有不同的论断方式 , 主要有三种形式如下:
一、只论天干的五行:

  • 天干只有甲、乙、丙、丁的木与火两种五行主贵 。
  • 天干只有甲、乙、戊、己的木与土两种五行主秀实、胃疾 。
  • 天干只有丙、丁、戊、己的火与土两种五行主贵、肾疾 。
  • 天干只有庚、辛、壬、癸的金与水两种五行主秀实、贵 。
  • 天干只有庚、辛、丙、丁的金与火两种五行主血疾、祸 。
  • 天干只有壬、癸、丙、丁的水与火两种五行水多而贱、火多而贵、目疾 。
  • 天干只有庚、辛、戊、己的金与土两种五行金土象贵 。
  • 【瑜论新知|两种五行成局,古今论述完全不同,读《禄命法千年沿革史》的感悟】天干只有戊、己、壬、癸的土与水两种五行水多贵、土多贱、肾疾 。
二、天干合气五行论:
  • 天干为乙、庚、丙、辛是五行金水象 。

  • 天干为戊、癸、甲、己是五行火土象 。
  • 天干为乙、庚、丁、壬是五行金木象 。
  • 天干为丙、辛、戊、癸是五行水火象 。
  • 天干为丙、辛、甲、己是五行水土象 。
三、四柱合论:
  • 五行金与水为多清、五行金与火为刚刻、五行金与木为柔刚 。

  • 五行金与土为厚重、五行木与火为文彩、五行水与木为清秀 。
  • 五行木与金为刚直、五行木与土为自重、五行水与火为多质 。
  • 五行水与木为智润、五行水与金为清秀、五行火与土为重浊 。

综上所述 , 《宰公要诀》记载的这三种“两行格局”的形式 , 书中说只论天干的时候 , 平均者好而贵 , 一多一少则不为好 。 第二种合气五行二象 , 到现在已经不在被使用了 。 在宋朝《宰公要诀》的时代 , 那时候还没有地支藏干的说法 , 只论天干地支的河图五行和纳音五行 。 这其中也没有“十神”色彩的体现 , 是单就五行而论的 , 而到了《三命通会》时期的“两象成行” , 就已经带入了“十神”的色彩 , 但是五行缺三的法统还是以《宰公要诀》为源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宰公要诀》或者梁老师的《禄命法千年沿革史》 , 都能从书中看到“两象成行”小时候的样子 , 共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