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焦点分析 | 和玻尿酸赛跑10年,胶原蛋白这次能否站上资本风口?

文 | 余洋洋
编辑 | 彭孝秋
在医美护肤市场 , 一款产品是否有效果 , 关键看活性成分 。 作为医美护肤产品里所添加的核心原料 , 活性成分对人体皮肤产生诸如保湿、美白、防晒等作用 , 功效出色的活性成分能成就一款“王牌产品”甚至一家市值千亿的公司 。
靠自研具有抗衰功效的玻色因成分 , 欧莱雅推出红极一时的王牌产品“黑绷带” 。 而通过将玻尿酸成分加入面膜中卖向C端渠道 , 华熙生物、贝泰妮一度成为千亿市值公司 。 强功效成分对医美护肤市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
那什么是2022年热度最高的医美成分呢?答案无疑是胶原蛋白 。
胶原蛋白并不是一个新成分 。 以2009年第一款胶原蛋白填充剂(双美)进入中国市场为起点 , 胶原蛋白在中国消费市场的应用已走过10年 , 但一直不温不火 。
直到今年 , 以巨子生物、锦波生物、创尔生物、敷尔佳为代表的一批医美公司接连冲击上市 , 胶原蛋白的大规模市场化应用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
今年6月 , 主打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企业锦波生物 , 其北交所IPO申请获得受理 。 5月 , 主打重组胶原蛋白企业巨子生物则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招股书 。 更早之前 , 医用胶原头部企业创尔生物于今年1月宣布计划在北交所上市 。 而同时覆盖玻尿酸和胶原蛋白业务的公司敷尔佳 , 也在今年1月更新招股书 , 继续创业板IPO之路 。
其中巨子生物Pre-IPO轮估值200亿 , 去年实现营业收入超15亿元 , 净利润8亿元 , 同年净利润甚至高于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 。
除了冲刺上市 , 并购也在发生 。 今年4月 , 华熙生物以2.3亿元收购益而康生物51%的股权 , 益而康生物主要生产胶原蛋白类医疗终端产品 , 主导产品有胶原蛋白海绵和人工骨 。 这意味着胶原蛋白成为华熙生物押注的重要增长点 。
与玻尿酸赛跑10年 , 胶原蛋白为何在今年迎来商业化拐点?大小巨头正向布局 , 谁更有可能成为这场角逐的优胜者?
量产受限 , 胶原蛋白10年商业化路漫漫
人体所含胶原蛋白有 28 种之多 , 其中 I 型、II 型、III 型胶原合计占比高达总胶原含量的 80~90% 。 现阶段广泛应用于商业化场景的主要包括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 。 I型主要用在面膜领域起到保湿功效 , I型和III型则应用于医美填充及医疗器械领域 。
胶原蛋白按照制备技术可分为动物源、明胶、水解、重组胶原蛋白四类 。 其中动物源和重组胶原蛋白是目前市场应用最为广阔的两种 。
分析焦点分析 | 和玻尿酸赛跑10年,胶原蛋白这次能否站上资本风口?
文章图片

动物胶原蛋白与重组胶原蛋白产业链
动物源胶原蛋白由动物组织中提取纯化而来 , 完全保留三螺旋结构与生物学特性 , 是当前的主要制备技术 , 广泛应用在医学、化妆品、食品工业等领域 。 重组胶原蛋白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体胶原蛋白基因进行特定序列设计后重组产生 , 具备更高的安全性与生物相容性 , 可实现对动物源胶原蛋白的替代 。
同为医美领域重要生物材料 , 且应用场景部分重合 , 胶原蛋白与玻尿酸的商业化路径却不尽相同 。 胶原蛋白医美产品的获批时间比玻尿酸产品早了20余年 , 但其商业化进程曾远远落后于玻尿酸 。 在医美领域 , 胶原蛋白产品的获批时间比玻尿酸领先了20余年 。
1981年 , 全球第一款牛胶原蛋白植入物Zyderm的获批 , 直到2000年左右 , 胶原蛋白占据软组织填充剂市场约90%份额 。 但在随后几年 , 玻尿酸医美产品正式上市 , 市场份额快速赶超玻尿酸 , 今天的软组织填充填充市场已是玻尿酸的天下 , 2020年 , 玻尿酸已占据76%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