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毛利超茅台,专做女人生意!这家闷声发大财的巨头又重启上市了( 三 )


企业毛利超茅台,专做女人生意!这家闷声发大财的巨头又重启上市了
文章图片

最后 , 则是借助嗨体到嗨体矩阵的迭代与打造 , 提升复购率 , 强化成瘾属性 。美妆巨头欧莱雅曾靠着一手“大单品”策略将品牌矩阵玩得炉火纯青 。 以雅诗兰黛小棕瓶为例 , 通过配方升级与完善配套产品让这一明星单品始终备受消费者拥趸 。
爱美客同样如此 。 一方面通过优化配方 , 对明星单品迭代升级 , 如主打颈纹填充修复嗨体1.5和作为颈纹针伴侣的嗨体 2.5 。 另一方面 , 则通过优化产品矩阵 , 推出组合性的解决方案 。 如针对眼周修复的产品“嗨体熊猫针” , 功能性护肤品颈膜、颈霜等 。
事实上 , 医美本身就是兼具“医疗+消费”双属性的行业 , 医疗属性决定了其高壁垒 , 而消费属性则决定了其高成长 , 而将消费品逻辑稳稳拿捏的爱美客也凭借着“嗨体”一路高歌猛进 , 成为二级市场上的明星标的 。
兑现高增长?多重曲线天花板有限 但在当前估值依旧不低的情况下 , 爱美客必须要回答投资人的是 , 其高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
财经无忌认为 , 由于医美行业具有“消费+医疗”双属性特征 , 衡量一家医美企业的投资价值也同样可以医疗端与消费端出发 。
在医疗端 , 在强监管的环境下 , 相较于“妆字号”、Ⅰ类、Ⅱ类器械的审批过程 , 由于整形用注射填充物属于Ⅲ类医疗器械 , 因此为取得国家药监局器械注册证 , 医美企业往往需要投入3-5年的时间成本与千万元起步的资金投入 , 因此考验企业产品布局的前瞻性 。
而产品获批速度所带来的先发优势 , 也能让企业在一段时间内享有竞争的空窗期 。
在消费端 , 则考验着企业的品牌力与渠道力是否能够获得B端医美机构与C端消费者的认可 。
而对爱美客而言 , 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点有三:一是“嗨体系列”是否能够持续“嗨”?二是新产品是否能够放量?三是 , 研发护城河是否足够牢固?
首先 , 尽管目前嗨体仍享有2-3年的竞争空窗期 , 但由于是细分领域 , 颈纹修复市场本身市场空间有限 , 2020年颈纹市场规模仅为4.44亿元 。 另一方面 , 医美企业也并不是该赛道的唯一玩家 。 以颈膜和颈霜为代表的颈部护理产品同样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 国际大牌与国货也竞相入场 , 价格区间从千元到百元 , 两极分化严重 , “嗨体矩阵”护理产品的价格区间在百元上下 。
另一方面 , 包括嗨体在内的医美方案无法解决颈纹的根本性问题 。 在《颈纹的相关研究及治疗展望》中 , 作者杨昱彦等提出观点 ,近年来的颈部医美设计方案 , 大部分是在众多病因中针对单一因素进行对症治疗 , 拟获取短期可见的疗效 , 而难以取得较为长期的效果 。
换言之 , 在整体市场尚未出现颠覆式创新方案时 , 随着颈纹市场教育的成熟 , 消费者的选择方案或将日趋多元化 。
从财报上来看 , 以嗨体为核心的溶液类注射产品其产能利用率在2019年达到99.9%的高点后 , 持续下滑 , 目前产能利用率为84.3% 。
企业毛利超茅台,专做女人生意!这家闷声发大财的巨头又重启上市了
文章图片

换言之 , 如果将鸡蛋放在嗨体这一个篮子里 , 无法撑起爱美客如今的千亿市值 。
当然 , 爱美客也意识到这一点 , 在嗨体之外 , 开始切入再生类注射剂和肉毒素赛道 , 寻求新增长曲线 , 但坦白来说 , 这两个赛道一个规模太小 , 另一个则太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