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付如初/文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 , 女性话题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热度 。 近些年 , 更是热度不减 。 比如2021年的威尼斯电影节 , 单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就有三部是关于女性生育伦理问题的 。 其中 , 改编自“那不勒斯四部曲”作者埃琳娜·费兰特早期的小说《暗处的女儿》的那部 , 首映前就受到了极大关注 。 一个爱孩子爱家庭爱丈夫的知识女性 , 禁受得住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的磨损吗?她的自我可以暂时蜗居 , 能够长时间泯灭吗?现代女性诠释的母亲角色 , 一定还得是无私奉献、含辛茹苦、任劳任怨的吗?她们在承担责任的同时 , 怎么找到自己的价值?费兰特用自己擅长把握女性复杂心理的笔 , 赋予古老的问题崭新的内涵 , 也为崭新的问题提供了别样的思考角度 。
中国也是如此 , 近些年关于女性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平衡、女性生育、女性安全的话题不断出现 , 有些甚至能够引发强烈的震动 。 而只需要看看这些网络流行语: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 就可对当下的婚恋状况、女性生存现状有所感知 。 女性再也不甘心传统社会对她们的道德绑架 , 她们想要尖锐地、诚实地面对新的挑战和困境 , 她们想重新定义“女性”“妻性”和“母性” 。
“生命有那么容易被创造吗?”
傅真的小说《斑马》最近广受好评 , 她以亲身经历做底对生育过程的描写和关注 , 连同泰国热带风情的描写 , 唤起了女性读者的深切共鸣和被疫情禁锢在原地的读者对远方的向往 。
小说中 , 女主人公苏昂原本并没打算做母亲 , 然而在经历了三次不明原因的流产之后 , 她忽然异常珍惜自己的“天赋使命” , 她要证明自己是真正的女人 , 可以做母亲的女人 , 于是到泰国做试管婴儿 。 从“不想”到“不能”过渡到“更想” , 似乎是一个女性本能逐步觉醒的过程 , 于是她第一次见医生 , 就希望得到更肯定、更确切的成功的保证 , 这时候医生说:“受精的本质是什么 , 苏女士?是创造生命 。 生命有那么容易被创造吗?医生是人 , 不是神 。 ”
好吧 , 如此看来 , 能够创造生命的 , 不是男人 , 不是医生 , 不是科技 , 是女人本人 , 或者准确地说 , 是女人被自然选中的成为母亲的概率 , 是命运之手 , 是神的旨意——那些怀孕或者已然身为人母的女人 , 不再是经理、法律顾问或销售代表 , 不再是白领、精英、女强人 , 而只是天选母亲 。
当一个故事从这样的角度重新发现生活的另一张面孔的时候 , 的确会给人温暖又体贴的感觉 。 熙来攘往的世间争斗和貌合神离的职场孤独之中 , 女人间还有一个共同的角色底色——母亲 , 在这个角色的定义里:柔软、包容、耐心、责任、牺牲……统统都暗示着理解沟通和共情利他的可能性 , 让人顿生些许的安全感和希望 。
当然 , 这小说不是写职场的 , 它只是想写一个职场女性忽然被不能生育的危机摁下暂停键之后 , 心理发生的蜕变;写一个女性甘心从社会角色返回到自然角色 , 从“跑步机人生”返回到“无差别生命形式”的过程中 , 如何看待婚姻、如何归置欲望、又如何在分成两半的自我(被别人看到的自我和只有自己看到的自我)间找到逻辑自洽 。
某种意义上 , 这简直是一本试管婴儿指南、泰国旅游宝典和女性生育大全:基因的、技术的、两性的、女权的、婚姻的、伦理的、宗教的、种族的、文化的、亲密关系的等等问题 , 都被傅真用准确而充满思辨的语言呈现了出来 。 她的小说带着《藏地白皮书》般的旅行意味 , 同时 , 也带着知性的通达和自省的顿悟 。 无论在现实层面还是精神层面 , 她的人物都是忠于职守、忠于伦理的 , 都是被教化过的、文雅而拘谨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1、无论发生什么都欣然接受 生活中的所有伤疤,都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 很多人都会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男友质问我分手的原因,甚至还护着自己的母亲
- 谢黎|谁不想成为某个人的例外呢?
- mother|夜读|远去的母亲
- 再也不能这样活|认清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 |夫妻闹离婚,女子想见孩子却被公婆拒之门外?公婆:她有过激行为
- |幸福到万家:庆来进城看上弟弟婚房,幸福成为律师界第二个关涛
- 亚妮|《幸福到万家》不顾母亲反对嫁凤凰男的亚妮,迟早会被婚姻毁掉
- 白岩松曾让学生选出《道德经》里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父亲有大格局,母亲有好情绪,一个家必会越来越发达
- |研究表明,家庭“绝后”问题频频出现,绝户增多,将成为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