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我和妈妈都得了抑郁症,是遗传的原因吗?( 三 )


抑郁症|我和妈妈都得了抑郁症,是遗传的原因吗?
文章图片
学校氛围对青少年抑郁的保护性作用主要有两条途径:第一条是通过直接作用,第二条是通过自我控制的部分中介作用来实现 。
第一条直接作用其实很好理解,校园文化背景中,有老师,有同学 。而我们往往可以从老师和同学们之中得到必要的人际支持,同样的学业成就的获得也可以帮助同学们恢复自信,减少消极悲观或者自杀的意念,降低抑郁的全面风险 。
第二条自我控制也不难理解 。很多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家长都会发现,只要不是抑郁很严重,孩子在学校还能基本控制自身,集中精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而到了家里,这种自我控制往往会荡然无存 。其实这一点在很多研究中早就得到过证实,学校氛围可以通过青少年自我控制的部分中介作用来影响青少年抑郁,这个结果本身就符合“情境-过程-结果模型” 。
其实,可能说自律大家听着更容易 。自律的人一定更努力,更积极的去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更主动地去解决当前的困难 。而小患者们在学校一定更自律,在家就不太可能那么自律,二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
我的建议,如果一名青少年抑郁障碍小患者在学校不是感到极易疲劳,精力不足,不是认知功能损害已经无法维持日常学习 。那么在学校坚持学习生活是获益的 。反之,如果小患者觉得无法坚持正常学习生活,或者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去维持正常学习生活,那么继续坚持学业,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伤害 。
像莹莹这样的青少年抑郁患者其实并不少见,因为各种影响因素,她们罹患了抑郁症,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但我们可以尽量给孩子们提供适合养病的环境,老师和学校也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人际支持,医生也会给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或药物干预手段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回归学校,远离抑郁 。
作者:阎石,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 主治医师 。
参考文献
1.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程文红,王祖承.青少年抑郁发病家庭因素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1):50-52.
3. Rock PL、Roiser JP、Riedel WJ、Blackwell AD 。抑郁症的认知障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心理医学 2014 年;44:2029 。
4. 张平平,李凌艳,辛涛. 学校氛围对学生数学成绩影响的跨文化比较: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结果.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6):625-632
5.许有云,周宵,刘亚鹏.学校氛围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5):860-863.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