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云也是一门生意?小伙儿一月卖一万朵
从2013年开始 , 卢沧龙迷上了拍摄天空 , 云朵、晚霞、新月……都是他镜头里的常客 。
六年后 , 他辞去工作创业 , 开始设计生产与天空相关的周边 , 并开了一家名为“天空市集”的网店 。 他在热爱与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 , 陆续出品了云日历、云立方、云朵香水等产品 。
文章图片
现在 , 卢沧龙的团队一共有四人 , 他们一个月大概能卖出大大小小10000朵云 。 对于他们而言 , 每个人都能拥有来自天空的礼物 。 每天傍晚时分 , 大部分人都还在埋头工作 , 卢沧龙会在窗口仰望天空 , 如果有好看的景象 , 他会叫小伙伴都放下手头工作 , 一起来收集天空的颜色 。
忽明忽暗的云
【卖云也是一门生意?小伙儿一月卖一万朵】2014年冬天 , 卢沧龙的心绪似乎被北京连续20多天爆表的雾霾天困住了 , “灰蒙蒙的天、酸臭味的空气” , 不可避免地让他觉得压抑 。
当时的卢沧龙 , 浙大物理系毕业 , 主修光学的他在一家智能家居公司 , 从事硬件相关的工作 。 在家办公的一天 , 地板反射的红色光亮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 他顺着光芒望向窗外 , 发现天空那头一朵火焰般燃烧的云 , “太治愈了” 。
文章图片
“原来天空真的可以那么好看” , 这位在南方长大的90年男生 , 并不是第一次见到火烧云 , 但却是第一次这样被火烧云震撼 , “在南方的时候 , 因为蓝天白云太习以为常 , 反而不觉得珍贵” 。
他甚至终于在度过了人生的24个年头后 , 发现了自己的第一个癖好——看云 , 或者说——看天 , 看天空里的许多平凡奇景 , 云彩、晚霞、新月……这些后来都成了他的“天空市集” 。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 ,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 , 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 我有好多奢望 。 我想爱 , 想吃 , 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 同样地 , 在卢沧龙的黄金时代 , 他迷恋上了天空的各种颜色 , “尽管抬头看天的时候没有什么人生思考 , 但是我的焦虑和虚无感不见了” 。
从此 , 上下班的路上他都带着相机 , 拍摄天空 。 他开始等待甚至追逐“火烧云” , 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奇观 ,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能邂逅 , 但对于卢沧龙而言“是可以提前谋划和判断的” 。 他搜索“如何看到火烧云” , 补习相关知识后总结出了预谋邂逅火烧云的步骤——借助APP判断云的高度 , 在日落将近时判断西边的通透程度 , 如果云的高度在5000米以上、西边没有遮挡 , 那么就可以等到一场火烧云 。
之后 , 他开始了对各式各样的云的追逐 。 在北京的时候 , 有一次下班前还下着暴雨 , 雷暴天气时强对流使得天空中的云产生剧烈而奇妙的运动 。 卢沧龙注意到了西北方向“糙面云”出现了 , 遇见这种“SSR级别的奇云” , 他打车去追 , 追了三四十公里后 , 终于追上了 。
文章图片
卢沧龙摄于北京
这种云是波状云向极端、混乱、无序发展的罕见特例 , 云底有许多混乱且扭曲的巨大波褶 , 同时表面密布粗糙、连续的团块状结构 。 它看起来不像常见的积雨云那样蓬松柔软 , 甚至有些诡异恐怖 , 但却是恶劣天气即将结束的征兆 。
仰望天空成了卢沧龙的爱好后 , 他的租房习惯也随着改变 , “我一定要找能上天台的房子、然后租在高层” 。 不管是追逐一场奇云 , 还是被一朵朵平常的云朵治愈 , 大部分时候 , 他都会用相机记录下来 , 尽管有些迷人时刻在相机的镜头之外 , 但他的硬盘里已经有4T记录了天空千变万化、瑰丽色彩的图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里 婆媳关系是一门哲学
- 沟通是一门艺术,心平气和处事,每个人都会遇到美好!
- 结婚之后的儿媳妇和婆婆之间的相处问题也是人们常谈的问题。|婆媳关系紧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既然选择了离职,请用心交接好工作,好的离职口碑也是很重要的
- 不是一个圈子,即便融入,也是委屈自己 及早逃离
- 疫情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男朋友对自己越来越冷淡该怎么办?
- 余温 如果有人借着这些文字的余温取暖,那也是一种救赎
- 异性|想要女人一直深爱你,其实也是有方法的!
- 碧斯诺兰觉得,时间管理也是一门学问
- 抑郁症 抑郁症:学习阅读,也是疗愈抑郁症的一种方式!自救从阅读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