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云也是一门生意?小伙儿一月卖一万朵( 二 )
我在人间卖云朵
喜欢上天空的景致后 , 卢沧龙在2015年建立了一个“扫云”的微信群 。 他通过公众号、微博、知乎、朋友圈 , 让喜欢看云拍云的小伙伴加入 , 分享今日所见的云朵照片 。 他还在微博建立了#每日一云#的话题 , 导语是:“云是那种真正买不到的东西——这倒不是说你无法对一朵云声明主权 , 而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 , 比云离的更远” 。
文章图片
话题下大家晒的云图源:微博@徐哲sir
群里很快聚集了200多人 , “也不聊别的 , 更多的时候是发自己拍到的云朵照片” 。 大家对云的“美而不自知”充满了热情 , 除了拍摄 , 还会进行二次创作 , 一天下来能有几百条信息 。 这样浪漫而温馨的互联网小角落并不少 , 到现在 , 卢沧龙管理的“扫云群”已经有20多个 。
在这熙熙攘攘、庸庸碌碌的人间 , 抬头看云卷云舒已经成了许多人的赏心乐事 。
卢沧龙第一次与云相关的创作 , 是“云日签” , 他从头一天的群聊记录里选出最好的一张 , 配上文字做成日签发布出来 。 这种每日一云、每日一句的小惊喜 , 吸引很多人追更 , 卢沧龙也一直坚持做了700多天 。
文章图片
有一次 , 群里的伙伴晒出了自己买的国家地理出品的主题日历 , 有人感叹 , “我们的云也该有一本日历” 。 说者无心 , 听者有意 , 卢沧龙便开始整理自己做过的日签 , 筹划每日一云的日历 。
2018年 , “每日一云日历”诞生了 , 他把预定链接发到群里 , “很快就定完了” 。 看到这一良好的市场反馈后 , 他突然有了辞职的想法 , “觉得自己可以去做一件和云相关的事情了” 。
除了日历 , 还有什么“云的周边”可以尝试呢?2019年底 , 卢沧龙遇上了爱捣鼓的吴叔 , “当时吴叔有一家手作店 , 滴胶、石膏、手工皂……各式各样的手工他都在做” 。 两个辞去高管职务的人聚在一起聊天 , 一拍即合 , 决定要做“云朵滴胶” , 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朵云 。
文章图片
用滴胶做云朵并不算难 , 难的是如何控制调色 , 调出想要的明度 , 如何避免气泡、打磨抛光 。
“滴胶的调色基本是一片空白” , 为了找出控制明度的规律 , 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卢沧龙和吴叔做了诸多尝试 。 第一代滴胶云朵的形态是固定的 , “它更像是一个Q版的云 , 像那个聊天表情” , 变幻的是每个透明立方里的色彩 。
文章图片
为了找到清新通透的颜色 , 他们参考了许多国风色彩 , “萱草 , 若竹 , 水浅葱 , 月白 , 藤鼠” , 还特意在颜料中加入了纹理 。 这些色彩浪漫的云朵并不写实 , 而是充满想象 , 来自色彩和云朵的诗意被保存在滴胶立方体里 , 像礼物一样送到期待它的人手上 。
后来 , 他们又改进技术 , 采用激光雕刻模具 , 使得云拥有更写实的蓬松形态 , “许多人以为我们是真的放了一朵云在里面” 。
来自天空的美好和治愈
在卢沧龙记忆里 , 存着许多关于晚霞的美好回忆 。
住在北京东三环的时候 , 有一次暴雨袭击了这座城市 , 雨停的时候 , 他打电话给好友 , “你快过来一趟 , 有东西给你看” 。 下班高峰的北京 , 堵得一动不动 , 最后一公里等得人都恼了 , 朋友干脆下车跑了过来 , “鞋子都湿了 , 一进门就有些生气”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里 婆媳关系是一门哲学
- 沟通是一门艺术,心平气和处事,每个人都会遇到美好!
- 结婚之后的儿媳妇和婆婆之间的相处问题也是人们常谈的问题。|婆媳关系紧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既然选择了离职,请用心交接好工作,好的离职口碑也是很重要的
- 不是一个圈子,即便融入,也是委屈自己 及早逃离
- 疫情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男朋友对自己越来越冷淡该怎么办?
- 余温 如果有人借着这些文字的余温取暖,那也是一种救赎
- 异性|想要女人一直深爱你,其实也是有方法的!
- 碧斯诺兰觉得,时间管理也是一门学问
- 抑郁症 抑郁症:学习阅读,也是疗愈抑郁症的一种方式!自救从阅读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