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金|谈旭栋|托尔金与刘易斯:友情的终结

很多人都知道《魔戒》的作者托尔金和《纳尼亚传奇》的作者C.S.刘易斯 , 不少人也知道他们有过一段深厚又传奇的友谊 , 而讲述他们的友谊则是一件简单却又困难的事情 。
简单 , 是因为仅仅用几句话就能概括其历程:1926年 , 他们相识;1929年 , 托尔金拿出《精灵宝钻》手稿与刘易斯分享 , 两人开始深交;1931年 , 与托尔金一番谈话后 , 刘易斯重新皈依基督教;1930年代 , 围绕他们形成了“墨象社”(Inklings)这个文学团体 , 托尔金在聚会上读了《魔戒》 。 他们打了一次赌 , 催生出刘易斯的“空间三部曲”和托尔金未完成的“失落之路” 。 但后来托尔金开始疏远刘易斯 , 严词批评《纳尼亚传奇》 , 对刘易斯的朋友和后来的妻子很有意见 , 而刘易斯却还在1961年提名托尔金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 1963年刘易斯去世 , 这段友情告终 。
托尔金|谈旭栋|托尔金与刘易斯:友情的终结
本文图片

刘易斯提名托尔金《魔戒》的信件 , 来自《C.S.路易斯:天赋奇才 , 勉为先知》([英]麦格拉思著 , 苏欲晓、傅燕晖译 , 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5月版)
为什么托尔金的态度会急转直下?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问题怎么都说不清 , 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答案 。 颇为权威、也颇有名气的传记作家汉弗莱·卡彭特(Humphrey Carpenter)提供了一些线索 , 但有点主观 , 他刻意放大了托尔金与刘易斯乃至与他们的共同好友查尔斯·威廉斯(Charles Williams)有嫌隙的一面 , 渲染托尔金的嫉妒情绪 , 似乎这一切都是托尔金小心眼所致 。 刘易斯对个中原因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至于托尔金本人的话 , 也不能百分之百相信 , 因为存在许多前后矛盾的地方 。 托尔金说自己无法认同《纳尼亚传奇》这样的书 , 但为什么又把这套书送给心爱的孙女看?他说自己讨厌《纳尼亚传奇》中的寓言 , 但他写的《尼葛的叶子》(Leaf by Niggle)不就是寓言吗?他说很遗憾刘易斯没皈依天主教、皈依了圣公会 , 但他自己的妻子女儿慢慢地不去教堂了 , 他不也原谅她们了吗?他说反感刘易斯娶了二婚的女人 , 离过婚对基督徒是大忌 , 但他儿子克里斯托弗不也离婚再娶了吗?所以 , 他到底在想什么?
托尔金|谈旭栋|托尔金与刘易斯:友情的终结
本文图片

《尼葛的叶子》中 , 波琳·贝恩斯(Pauline Baynes)所绘的托尔金形象(拄拐杖者) , 来源:https://www.blackwell.co.uk/rarebooks/catalogues/pbaynesweb.pdf?continueFlag=c5428c0b4ea5faa5a210b6ebe92fd5a2
这真是个越断越乱的葫芦案 , 排除的错误选项越多 , 生出的问题反倒越多 。 人类内心是那么深邃复杂 , 这是托尔金 , 也是很多人身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 但正如当事人刘易斯所说 , “我碰巧相信你无法研究人类 , 你只能试着去了解他们 , 这完全是两码事” 。 我们只能换种方法 , 回到1930年代末 , 两人友情正在勃发的时候 , 来近距离观察一番 。 要理解故事背后的原因 , 先要深入了解这两个人 。
1930年代末期的牛津 , 托尔金住在诺斯穆尔路上 。 这是一位脸庞瘦削、打扮朴素的中年人 , 日常身着花呢外套、法兰绒裤子 , 习惯早上骑自行车出行 , 车筐里塞着学位服和公文包 。 出门后 , 他会经常去圣阿洛伊修斯教堂 , 这是牛津为数不多的罗马天主教堂之一 。 托尔金是个非常虔诚的教徒 , 他在此做告解、领圣餐 , 表情非常严肃和认真 , 甚至享受这一过程 , 这几乎是他一天中最神圣最投入的时刻之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