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其实很看重朋友对自己作品的评价 。 托尔金批评得这么重 , 他一度怕是真有放弃不写的念头了 。 虽然还是勉强写了下去 , 可他忍不住约格林见面 , 询问道:“托托非常不喜欢我的新书 , 我真的要放弃吗?你也听我读过 , 这书真的一无是处吗?”格林回答:“不 , 这故事不只是好看 。 ”言下之意就是 , 这是本伟大的著作 。 刘易斯大受鼓舞 , 最终写完了七部曲 。
从格林的叙述来看 , 托尔金和刘易斯的文学立场差别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大得多 。 托尔金后来一直说自己很遗憾 , 无法欣赏《纳尼亚传奇》这样的书 , 不仅是所谓这套书借用了自己的元素 , 也不仅是这套书充满了寓言色彩 , 虽然刘易斯反复强调这并非寓言 。 可能托尔金内心深处也承认这是杰出的著作 , 不然不会将书送给自己的孙女 。 那么 , 托尔金和刘易斯的文学分歧 , 可能还是在于两人曾经分属语言派和文学派 。 托尔金像活在八世纪的人 , 将宗教视为天经地义的生活方式 , 对神话故事深信不疑;而刘易斯活在十九世纪 , 总要辨析宗教背后的教义 , 将神话传说等元素都挪为己用 。 说到底 , 理解托尔金这种语文学家的人实在太少了 。
本文图片
老鹰与孩子酒吧 , 作者摄
后来 , 托尔金和刘易斯的关系就越来越冷 。 1959年4月 , 刘易斯写信聊起这事 , 感慨世事变迁 , 查尔斯·威廉斯已经在十四年前去世 , 大家常去的老鹰与孩子酒吧换了老板 , 而托尔金再也不参加墨象社聚会了 , 这几乎成了个形而上学的问题 。 或许这会让人觉得 , 这一阶段托尔金和刘易斯完全断绝了来往 , 但并非如此 。 大概1962年末或1963年初 , 墨象社成员之一、托尔金的儿子克里斯托弗不忍看两位老友不相往来 , 接父亲托尔金去刘易斯家见面 。 两人见了以后 , 气氛非常尴尬 , 用克里斯托弗自己的话说 , 像分居的两人终于碰头一样 , 彼此都没什么好说的 。
事情后来有了转机 , 虽然代价很沉重 。 1963年7月刘易斯突然心脏病发作 , 一度昏迷 , 托尔金在大约两周内去看了还在恢复中的刘易斯 。 8月 , 刘易斯出院后 , 托尔金主动去了他家 , 虽然两人聊的是文学 , 聊了《亚瑟王之死》(Le Morte d'Arthur) 。 这段友情的结束 , 就像很多感情的结束一样 , 没经历过什么大吵大闹、暴风骤雨 , 却如同凌迟一样 , 一刀刀把心中的热血割了出去 。 虽然感情还在 , 但双方都知道 , 回不去了 。
终于 , 1963年11月 , 刘易斯去世了 。 病危时 , 托尔金前去探望 , 遇到了刘易斯的养子、即戴维曼和前夫的儿子 , 对他说:“你已经没了妈妈 , 如果杰克(Jack , 朋友们对刘易斯的昵称)发生什么的话 , 你可以过来跟我住 。 ”要知道 , 托尔金一直没忘记对戴维曼的反感 , 但他的心态可能出现了变化 。 托尔金出席了刘易斯的葬礼 , 却拒绝为他写讣告 , 也拒绝写任何纪念文章 。 他又开始写日记了 。 只有在心情极度低落、绝望时 , 他才会写日记 。
那个曾经大家嘴里的庸医哈弗德 , 如今却成了墨象社中唯一和托尔金经常来往的朋友 。 哈弗德看到托尔金的状态不好 , 建议他去教堂告解 。 托尔金答应了 , 还说哈弗德正是自己该有的那种医生 。 于是 , 他们一起去教堂做弥撒 , 然后哈弗德送托尔金回家 , 这一度成了两人的习惯 。 不知道两人会不会聊起刘易斯 , 但哈弗德或许能感受到托尔金的痛惜之情 。 托尔金曾给孩子写信说 , 他觉得自己像是一棵衰朽的大树 , 本来和其他老人一样 , 只是感觉一片片树叶在离自己而去 , “但失去了杰克 , 像是树根被砍了一斧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甜度“爆表”!七夕将至,福州三对金婚夫妇花式秀恩爱!
- 金牛座|金牛座的爱,是有前提的
- “最好的闺蜜办酒席,赴宴后,她嫌礼金太少,说我瞧不起她?”
- |“最好的闺蜜办酒席,赴宴后,她嫌礼金太少,说我瞧不起她?”
- |武松爱上潘金莲?丁海峰要和妻子离婚,为何幡然悔悟,回归家庭
- 武松爱上潘金莲?丁海峰要和妻子离婚,为何幡然悔悟,回归家庭
- |上海市医保局:8月起,可以使用家庭共济资金支付医药费用
- |徐志胜给李雪琴化妆,像极了洪金宝仿妆,汪苏泷笑出眼泪
- 女子委托弟弟保管前夫死亡赔偿金96万,弟弟耍赖不还:你去告我啊
- 张常宁晒婚礼高清照,五个金镯子抢眼,一家人都是高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