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被当众霸凌的周冬雨,究竟在打谁的脸( 四 )


李玫瑾教授跟孙女说:“如果再遇到这种事,就两只手拽对方耳朵,他一疼,就把你放下了!”
在这里提到这个例子,并不是支持“以暴制暴”的做法,
而是想阐述一个观点,没有人生来是被欺负的命 。
一味委曲求全,遭受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凌辱 。
所以,务必告诫孩子,面对霸凌,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即便自己无法解决,他的背后还有父母与老师,为他撑腰 。
《少年的你》的最后,陈念在无数次沉默忍耐后,终于爆发了,将施暴者魏莱推下楼梯摔死 。
但所谓的终极暴力手段,真的是画上句号的圆满途径吗?
如果是,这就成了最悲哀的一件事 。
我记得电影里,在陈念的英语书上,写着一句话,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在仰望星空 。
或者,校园暴力是顽疾,但是至少,身处其中的当事人,要试着站出来 。

《少年的你》被当众霸凌的周冬雨,究竟在打谁的脸

文章插图
一味忍让的结果,只会是更加变本加厉地羞辱 。
不要等到悲剧发生,再来引发舆论的抨击,
毕竟,要用几条年轻鲜活的生命,来填补世人对校园暴力的漠视,才是天底下最残酷的无知 。
给文章点个在看,希望校园暴力离我们的孩子远一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