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却与父母成为路人?

在学校讲授心理课后,我接待了一些学生来访者 。这是一群刚刚离开父母的大学生,双眼满是对生活的渴望与迷茫,一张张青涩的面孔掩饰着容易波澜起伏的内心 。
学生A:老师,我和室友经常闹矛盾,没心思学习,失眠、痛苦 。大学生活让我好失望,爸爸妈妈从来只关心我的成绩 。
学生B:老师,我最近几乎每天都哭泣 。到了傍晚就一个人去宿舍楼楼顶痛哭,甚至想从楼顶跳下去……这些,我不想告诉我的爸爸妈妈,不想让他们担心 。
学生C:老师,这个暑假我没有回家,不想回家 。回家看到爸爸就烦,小时候,他打我和妈妈,我恨他,他怎么不早点死 。
……
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讲述了他们内心的困境后都会说,我不想告诉我的爸爸妈妈,哪怕正处在极其痛苦的冲突之中;还有少数孩子痛恨父母,仿佛那不是养育自己的亲人,而是势不两立的仇人 。
父母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呱呱坠地之后,每一个孩子都向父母投去了生命中最热切的眼神,那是全然的依赖和追随 。那么,是从哪一刻开始,这种关系渐渐地冷却的?以至于成年后,他们仅仅维系着亲子的名份,内心早已沧海桑田,亲人变成路人,甚至是仇人 。

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却与父母成为路人?

文章插图
曾经,我的眼里只有你
婴儿出生至六个月,属于母子共生阶段 。共生是指心理上的共生,婴儿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无法区分我和“非我的客体”,也无法区别内部和外部,以为你的呼吸就是我的呼吸,我的所思就是你的所想 。这种水乳交融的感觉,类似于成年人的热恋和性高潮 。
人类最初的情感来自这份浓情蜜意,它需要成为母亲的女人在那一段时间里忘掉世界的存在,眼里只有这个孩子,与孩子共同沉溺于属于她们的王国 。命运把孩子托付给不同的家庭,孩子的到来则重新定义了女人的身份 。
生命的地图以此为点,开始慢慢地铺展开来 。
这是没有办法平等的关系,婴儿需要占据妈妈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 。而妈妈们呢?有的充满喜悦,臣服于这个只知道吃喝拉撒的小东西;有的陷入抑郁,身边的婴孩也会抑郁;有的焦虑,孩子会情绪不稳定;有的过度自恋,孩子会感到恐惧……
从这个起点开始,孩子经由不同的妈妈去往了不同的方向 。因为爱着你的爱,苦着你的苦,孩子对父母的忠诚,常常以生命为代价 。顺利渡过共生期的孩子,成年后会更容易活出自己 。除了爱情,事业也一样有着共生的特质 。当朗朗充满激情地弹奏钢琴时,仿佛看到他与钢琴合二为一,举手投足都是音乐 。
理想的共生,是彼此滋养,彼此升华,从生到死 。
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却与父母成为路人?

文章插图
有一天,我看到了世界
没有谁会永远停留在共生阶段,除了精神病患者,他们只是以一种疾病的方式与妈妈一辈子不分离 。伴随着身体的成长,孩子的心理也在慢慢成长 。
心理学家马勒提出,婴幼儿心理发展会经历自闭、共生、分离个体化、建立客体永久性四个阶段 。
六个月以后,生活中的一切都无比吸引着孩子的目光 。最开始,孩子注意到他身边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爸爸 。爸爸是孩子最初的世界,这个男人似乎和妈妈是一伙的,不过,他让人觉得安全 。他设置规则、界限,给人力量,还带来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和他一起游戏很有趣 。慢慢地,会有越来越多的东西吸引着孩子,如玩具、电视、手机、书籍……
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人对它的描述都不一样 。云卷云舒,潮起又潮落,不变的是,在生命早期,世界的模样就被父母装进了孩子的大脑,就像一个硬件设置,这个设置有一个名字——杏仁核 。大脑的杏仁核掌管着一个人的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里藏着本我、潜意识,是一个人命运的密码 。3岁左右,如果发展顺利,会基本形成一个人自恋、依恋关系、客体关系、内化、现实能力等心理功能的雏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