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到高质量陪伴?为什么我总像个充气妈妈( 三 )

怎么做到高质量陪伴?为什么我总像个充气妈妈
文章插图
后来我明白,孩子的感统协调能力尚在发展中,我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把自认为的简单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实质上是误会了孩子 。
④别指望教会孩子什么
很多游戏确实可以寓教于乐,让孩子从中学到点硬核知识 。但是,不要企图把“教会孩子什么”放在陪伴的首位 。
曾经有位妈妈带着孩子走进我的咨询室,提了个问题:孩子在你们那能学到点什么?
这是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
或许,在咨询室不用再听道理,不用再学点什么,恰恰才是孩子在咨询中的最大收获和最有效的治疗 。
同样,在陪伴时,父母不要功利性地指望孩子能产出点什么,从而为你增添光环和成就感 。孩子被允许做一个没有价值的人,才能更随心所欲地散发他的价值 。
⑤讲求节制和有限性
如果别人说“你的孩子缺乏陪伴”,你立马想到的可能是整天呆在孩子身边,不离不弃 。这样的陪伴,对父母来说,是一种折磨 。
陪伴也要有节制 。父母需要承认自己不可能整天围着孩子转的有限性 。
另外,陪伴不是单纯把孩子的时间填满,而是让孩子在独立和融合中适时换挡,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 。
⑥照顾你的感受
上面提到“状态>内容”,但内容也很重要 。父母在脑海中布置陪伴场景时,既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度,也要尽量挑选自己感兴趣,且操作性可行性较强的玩法 。
陪伴应当是一件两情相悦的事,不能孩子爽了,父母不爽 。
比如,如果你对环境整洁有心理上的强迫症,就尽量避免选择清洁量较大的游戏 。如果你本身对讲故事感到枯燥无味,那也别强求自己每晚为孩子诵读一千零一个故事 。
5.说到讲故事,我分享一件小事情 。
有时我会对跟孩子看绘本、讲故事这些陪伴方式感到厌倦 。有一晚,孩子又缠着我给他讲书本上的故事,我因太累而拒绝 。突然我灵机一动:反正都是讲故事,何不讲我自己的真实故事呢?

怎么做到高质量陪伴?为什么我总像个充气妈妈

文章插图
于是,我跟孩子说:“妈妈给你讲我小时候的故事,好吗?”孩子爽快答应 。
我发现当我把频率调到讲自己的故事而不是讲别人的故事时,顿时精神百倍,音调、语气、神态等等,都揉合得天衣无缝,且感情充沛 。
而孩子呢,没想到听妈妈的真实故事,比听书本上的虚幻故事来得更专注更深刻 。他会记住很多细节,提问也变得异常积极,似乎那都是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 。
从那以后,讲自己的故事,成为我睡前陪伴的一大法宝 。后来,我发展到让孩子爸爸也给孩子讲自己的童年往事,或者让孩子回忆自己以前的事 。
这是全家人都很乐意的事情 。毕竟,每个人讲自己的事情时,都特别来劲;而听的人,其感觉也尤其容易被调动 。
我想表达的是,无需把陪伴想得那么高大上,好像必须正儿八经、严肃对待才能做成的事,也无需严格按照大众期待的“官方”模板去实现 。有时,信手拈来的想法、题材,灵活应变的方式、格调,更能使陪伴渗透到其深层意义中 。
常听说,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修行的过程 。如果你采用的是紧绷式陪伴,或许是时候给你的心灵松松绑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