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中轻度自闭症到基本正常,我坚持以社交为核心( 四 )


除了绘本中的内容 , 我还和孩子讲“招牌”的概念 , 同样是理发店 , 但因招牌不同而区分 , 人也会用不同名字区分 。
我还特地问孩子 , “理发师给动物理发了 , 可是他不开心 , 为什么?”孩子说 , “因为动物没有付钱 , 他们没有现金 , 也不能扫一扫 。”我又追问她那怎么办 , 她说等她过年有红包的时候给他们分 。
我接着提醒她小狐狸吃葡萄的故事 , 她依旧没想出来 , 我又把故事重新讲了一遍 , 她听完就告诉我“可以用自己的东西交换” 。
有了这个回答后 , 我就可以继续衍生 , 狮子可以去抓小动物 , 拿肉肉换钱 , 付理发师费用 。鳄鱼可以抓小鱼 , 绵羊身上有毛 , 可以做成毛衣 , 小松鼠会采松果 , 这是特征、特长的泛化 。
这些都不属于绘本中的内容 , 但我们借助里面的故事 , 可以去关联日常生活 , 关联我们的生活经验 。
我还经常在孩子吃饭磨磨蹭蹭的时候讲绘本 , 突然中断或者做出生气的表情 , 用眼神或者努努嘴 , 让孩子意会到我不满意TA光听讲而没有吃饭 。虽然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 但也是在练习孩子解读我的情绪和想法 , 胜过不断啰嗦 , 催促她吃饭 。
微信也是很好的教导孩子聊天的工具 。我们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与NT孩子聊天、玩耍的机会 , 但我们的孩子常常很快就露馅 , 失败的经验多了 , 家长也动了放弃锻炼社交的念头 。这时候 , 微信发语音的功能就是好帮手 。
起初 , 我会辅助孩子和亲人聊几句 , 亲属知道孩子情况 , 会很配合;接着 , 我将孩子的聊天对象泛化到机构老师;最后 , 才到孩子有好感的同龄同伴 。
一开始 , 我找的是好友家的孩子给MM发语音 , 因为我们孩子接收信息、反馈信息总是慢半拍或无反应 , 选择发语音 , 孩子就可以多次回应 。我先让孩子自己思考 , 尝试回答 , 回答得不好 , 我们可以撤回 , 再辅助孩子回答 。对话结束后 , 我们可以孩子复盘整个对话 , 让她记住这个场景对话怎么做 。
用微信发语音 , 对方不会很快觉察我们孩子的异常 , 而且有家长的辅助 , 孩子也能减少社交挫败的体验 , 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
03、将教导目标 , 灵活化在生活之中
我有这些体会 , 得益于身边的NT孩子 。在幼儿园、朋友圈我会经常留意NT孩子说的话 , 并去拆解NT孩子能说出这句话需要具备的能力 。
比如朋友女儿说“妈妈 , 你不要怪外婆了 , 她年纪大了 , 总忘记事情 。”我就发现她具备:
①对人的关注 , 对周围的关注;
②同理心;
③ 生活经验和常识 , 知道老人记性差 。
④语言表达能力 。
我时时刻刻关注我的孩子与普通儿童的差异在哪里 , 并帮他们一点点去补足 , 缩短距离 。
对于孩子的干预 , 方法不重要 , 采用什么工具不重要 , 但是教导者一定要灵活根据孩子的状态和喜好调整 。
当孩子能力弱时 , 我们需要细致拆分 , 一点一滴去教孩子仿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