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艾堂|本周出伏!出伏后30天,这4忌,勿踩!


百艾堂|本周出伏!出伏后30天,这4忌,勿踩!
文章图片
百艾堂|本周出伏!出伏后30天,这4忌,勿踩!
文章图片
百艾堂|本周出伏!出伏后30天,这4忌,勿踩!
文章图片
百艾堂|本周出伏!出伏后30天,这4忌,勿踩!
文章图片
百艾堂|本周出伏!出伏后30天,这4忌,勿踩!
文章图片
百艾堂|本周出伏!出伏后30天,这4忌,勿踩!
文章图片
百艾堂|本周出伏!出伏后30天,这4忌,勿踩!

本周出伏 , 秋逐残夏 , 最热的时光也算是熬出头了 。 天凉好个秋 , 难熬的苦夏随着伏天一起滚蛋 , 要不撒花庆祝一下?
不!还不是时候!
出伏后到秋分这一个月 , 由夏转秋 , 由热转凉 , 节气更迭 , 这30多天 , 堪称我们养生路上「最凶险」的一段时光 。
此时节正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 。 老话说「早上凉飕飕 , 中午热死牛」 , 出伏以后 , 昼夜温差会逐渐拉大 , 一冷一热不好穿衣保健 , 稍有不慎就容易爆发一些外感疾病 。
有心脑血管问题的朋友这时候更要注意 , 冷热交替一折腾 , 中风、心梗太容易触发了 , 很危险 。
下面我们把出伏到秋分这段时间的养生注意事项列一下 , 从生活的一点一滴细节着手 , 一起平安度过这最凶险的30天 。
出伏四忌 , 勿踩!
秋初夏末 , 热气酷甚 , 不可脱衣裸体 , 贪取风凉 。 五脏俞穴皆会于背 , 或令人扇风 , 夜露手足 , 此中风之源也 。
初秋的北方已有凉意了 。 而南方尽管有「秋老虎」一说 , 但立秋一过 , 秋风便含萧瑟之气 , 整夜空调、裸睡以及日常冷饮都要节制了 。
此时寒气易从手脚心、膝盖和背部俞穴进入 , 潜伏于五脏六腑 。
1、外出防风
随身带超薄外套或围巾披肩 , 早晚、雨后的天气凉爽 , 防止受风 。
2、睡时防寒
睡觉时候保护腰腹后背 , 少睡凉席 , 避免受凉导致身体僵硬 , 颈椎不适 。
3、秋瓜坏肚
西瓜、香瓜等伏天解暑的水果要少吃了 , 寒凉伤脾胃 , 容易腹泻 。
4、秋补有道
天气渐凉 , 胃口便也开了 , 可以吃炖煮的肉类或涮锅子来补秋 , 不要太过油腻 , 令消化不良 。 素食者可多吃五谷种子和根块的土豆、南瓜一类 。
入秋多吃酸 , 养阴防温燥
「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 。 出伏以后秋意渐旺 , 这个时候养阴补液就好像在傍晚浇花 , 水分不会被「伏天」的太阳蒸发掉 , 同样的水分投入 , 得到的效果会更好 。
「肺主秋 , 肺收敛 , 急食酸以收之 , 用酸补之 , 辛泻之 。 」
秋天「燥气当令 , 易伤津液」 , 这个「燥」字 , 形象上来看 , 就是一把火烤着一架肺泡的样子 , 所以滋养肺阴势在必行 。
出伏入秋 , 饮食上我们要「增酸」 。 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 。
大家日常生活里应该也有过这样的体验 , 还没吃到嘴里 , 想想酸的食物 , 就能分泌口水 , 生津液润燥的效果就出来了 。
所以出伏以后 , 多吃酸 , 没毛病 。 比如葡萄、百香果、柠檬、乌梅、醋等 。
已经越来越接近葡萄的旺季 , 葡萄性平 , 味甘酸 , 是很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的水果 , 不过小贴士提醒一下 , 葡萄一次不要吃太多 , 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大朋友小朋友 。 刚吃完葡萄也不要马上喝水 , 否则容易引起腹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