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明天出伏,一年中最凶险的35天来啦!( 二 )
专家介绍 , 晚上11点到凌晨2、3点 , 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 , 错过这个时间段 , 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
一般最好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 , 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 , 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
文章图片
5
穿得“暖一点”
虽然我们常说“春捂秋冻” , 但其实这句话是针对小孩子的 , 小孩“春捂秋冻”一下更“皮实” , 不易生病 。
而对于中老年人 , 特别是老年人 , 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 。 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的多 , 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的多!
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 , 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 , 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 , 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 , 引发危险 。
文章图片
只要记住以上这5点出伏后的养生秘诀 , 可保您一年身体无忧 。
然而 , 各位会有这样的误解就是:“可以贴秋膘了 , 是否要进补呢?”
土著哥严重的提醒您:
“不能随便乱补 , 后果很严重!”
出伏养生滋补的八个误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是为了大家能过好这出伏后的35天操碎了我的小心脏 , 其实大家之所以不重视是因为不了解:
“当你体会到出伏的昼夜温差有多么可怕时 , 你会意识到对身体对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然而 , 土著哥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向您解释一下:
“为什么这出伏后的35天很关键又很凶险!”
首先您要知道 , 明日(8月20日)出伏 , 截止到秋分之日(9月22日) , 整整35天!
这35天又囊括了两个重大节日和一个重要节气:
出伏35天之
七夕
(七月初七)
七夕节 , 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 发源于中国 , 是传统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 。
七夕节这一天 , 中国少女主要活动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贺牛生日 。
文章图片
说完比较温馨的七夕 , 就要说说比较阴郁的节日:
“中元节”
出伏35天之
中元节
(七月十五)
文章图片
中元节 , 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 ,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 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 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 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 , 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 。 凡有新丧的人家 , 例要上新坟 , 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 , 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
文章图片
中元节前后会有许多禁忌 , 到时一定要注意!
最后说一下:
出伏35天之
白露
(七月十七)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 , 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 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 , 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 。 所以 , 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能和你在一起的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
- 人要活在“当下”,不为昨天悔,不为明天忧,只为今天笑
- 妻子|丈夫半夜胃痛,妻子叫救护车却不跟去医院:钱他有,我明天要上班
- 婚姻 丈夫半夜胃痛,妻子叫救护车却不跟去医院:钱他有,我明天要上班
- 心机深重的人,往往会在这三件事上,装聋作哑,要注意辨别
- 小心职场中的“阿伦森效应”,职场小白一不注意就中招
- 8张冬天天冷注意保暖早安动态表情图片 2022冬天天冷了早上好
- 公交到哪了?还有多久到?日常选择公交出行的市民因不知道公交车的运行位置而常常陷入迷茫的等...|毕节坐公交车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来啦
- 59-79岁的退休人注意,你的退休待遇新标准来了!
- 想太多就像牛反刍,稍不注意就陷入精神内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