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之谜|1个方法3个步骤教你读透一本专业书之一:透视全书骨架( 二 )
理论性书籍 , 特点是“教你这是什么” , 目的是让你明白或关注某件事 。
包括历史、科学(心理学、物理学、数学)、哲学等 。
你也许会问 , 为书籍分类有这么重要吗?
阅读就像教学 , 历史与数学的教学方法必然是不同的 , 不同类型的书籍 , 阅读方法也不同 。
只有首先判断书籍的类型 , 才能以合适的方法及态度去阅读 。
② 概述核心内容:用一句或几句话概括整本书的大意 。
无论虚构类或论说类的书 , 都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总结出全书的核心内容 。
比如 , 《西游记》一句话概括就是 ,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 ,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 到达西天 , 取得真经的故事 。
论说类的书 , 一个好的作者往往愿意帮助读者整理出书中的重点 。
有些书 , 只看书名就能明白这本书在说什么 , 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有些书 , 作者会在序言部分概括整本书的内容 。
比如 , 艾略特·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一书 , 作者在序言部分就指出 , 这本书是阐述:
社会心理研究对于解决困扰当代社会的一些难题的重要意义 。
当然 , 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检视阅读 , 根据自己的理解 , 用自己的话概括全书核心内容 。
读过一本书后 , 如果你不能简要概括出这本书在说什么 , 那说明你并没有读明白 。
③ 列出全书大纲:梳理重要章节 , 并说明它们是如何有序构成整体的 。
《如何阅读一本书》用一堆砖头和一栋由砖头建造的房子比喻说明 。 一堆砖头仅仅是砖头的集合体 , 无序而杂乱 。
而一栋房子 , 是由不同大小、功能的房间 , 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组成的一个整体 。
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 , 都有一个整体规划 , 将各个部分有序排列 , 构成整本书的框架 。
如果你无法看清一本书的框架 , 你就无法理解全书 。
书中用一个公式 , 来说明怎么列大纲:
全书共分为几个部分 , 每个部分谈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分成几个段落 , 每个段落谈什么?
第一部分的第一段落 , 又分了几个重点?每个重点分别是什么?
如果说规则②是明白一本书在说什么 , 那么规则③就是要明白作者是怎么说的 。
这个骨架你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列出来 。
真正读透一本书 , 这一步必不可少 , 刚开始也许会花费很多时间 。
但熟练后你就不需要写出来 , 甚至都不需要说出来 。 读完一本后 , 你会下意识地梳理出一个大纲 。
要注意的是 , 不用完全按书中的章节次序排列 ,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列大纲 。
不用每本书都花费同样的力气 , 只有那些对你真正有价值的书 , 才值得花时间 , 而很多书只需要略读 。
经过规则②、③的分析 , 你就可以区分一本书是好书还是烂书了 。
假如你用这个方法 , 花费了很多时间 , 也搞不清楚作者到底要说什么 , 整本书的叙述前后不连贯 , 逻辑不清晰 , 那这很可能是一本烂书 。
这也提醒我们 , 自己写文章时 , 首先要确定文章的核心 。
再围绕核心搭建一个主次分明、前后连贯的大纲 , 形成文章的骨架 。
然后在骨架的基础上填充血肉 , 文章才不会乱 。
④ 发现作者的意图:找出作者要解决的问题 。
读者在阅读一本书前 , 最好方法是带着问题去读 。
【思维之谜|1个方法3个步骤教你读透一本专业书之一:透视全书骨架】作者在写作一本书时 , 也是带着很多要解决的问题来写的 。 作为读者 , 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些问题 , 并分出主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人生
- |认识3个月,交往1个月结婚,6个月后就办了离婚,女人:早料到了
- |奶奶花1个月给孙子织万元大牌同款毛衣,网友:无价之宝
- 年终总结背后的底层思维(7):良好的体验保障
- 年终总结背后的底层思维(8):企业引导下的呈现
- 武则天墓前61个 无 头石人,成因一直是迷,结果被两位农民无意解开
- 布达拉宫三大未解之谜,你听说过吗?
- 年终总结背后的底层思维(6):企业与员工交流的契机
- 年终总结背后的底层思维(5):中层管理者的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