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有个小房间,被送进去的人只剩48小时用来告别
人人都会死 , 但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死 。 死亡在生活里是忌讳 , 大家都在学习如何活得更好 , 很少有人会去谈到——死亡该如何面对呢?
中国有教授死亡课的人吗?有的 , 他们会在痛苦到来前出现 , 告诉人们如何平静面对死亡 , 他们就是临终关怀义工 。
本文图片
谢八楼就是一名这样的义工 。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 , 是因为他常去的那家医院 , 八楼是最接近死亡的地方 。
这家医院的主楼一共有八层 , 越往上越接近死亡 。
一楼是咨询台和儿科 , 孩子哭笑声伴随着大人的呵斥此起彼伏 。 从这里坐电梯 , 每升一层 , 声音都会小一点 , 电梯外的人也在减少 。 三楼是住院部 , 还能眼见不少家属陪护探望 。
直到六楼 , 就开始是康宁科了 。 大部分病人都不能动 , 只有寥寥几个家属在走廊里走 。
到了七楼 , 病人情况更加严重 , 病房的空气由药水味、屎尿味、久卧之人独特的气味组成 。
八楼是医院最沉重的地方 。
穿过无声的走廊 , 扫视两边的病房 , 你会看到躺着浑身插满管子续命的爷爷 , 终日昏睡的婆婆 , 以及因车祸导致身体变形的大哥 。 他们通常都不说话 , 自我意识早已被病痛和衰老敲打得零零碎碎 。
走廊尽头是关怀室 , 房间里只有一张床 , 预期寿命只剩两三天的临终病人会在那里告别亲友 , 仿佛整个医院生离死别的结界 。
本文图片
2019年5月18日 , 我刚做义工没多久 , 第一次上了八楼 , 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面对临终前的种种模样 。
我跟随老师从七楼的阳光屋出发 , 脚踩在铁制楼梯上发出响动 , 声音时低时高 , 就像我那一刻的心情 。
八楼的入口和走廊共有两道木门、两道玻璃门 。 带着紧张和疑问 , 我来到了要探访的那间病房 。
那是个六人间 , 靠门这边的1号床 , 住着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姐 。 起初 , 她是睡着的 , 中途醒转后 , 往我们这边看过来一两次 , 有些欲言又止 。
过了会儿 , 她毫无预兆地哭了 , 一边哭一边嚷嚷 , “我好难受啊” 。
我的内心正起伏不定时 , 又惊讶地瞧见大姐斜对面的床铺上躺着一位老人 , 面容年纪 , 竟与我的爷爷有几分相似 。
但爷爷十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 走的时候 , 头发还是乌黑的——这个老人让我觉得 , 如果爷爷在世的话 , 应该也是这副模样吧 。
房间里比他们更引起我注意的 , 在房门正对面的角落 , 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婆婆双手环抱小腿 , 坐在床上 。 她的头发梳得根根齐整 , 面目神情若有所思 。
婆婆很瘦 , 脸颊凹陷 , 蓝白条纹的病号服松垮垮地罩在身上 , 卷起一节裤脚的小腿上 , 胫骨的轮廓清晰可见 。
她清瘦的手大部分时间都在小腿上摩挲 , 手上有很厚的老茧 , 摩挲的时候甚至能听到那些老茧擦出声响 。
她就是我要探访的李婆婆 , 好像知道我要来 , 正在等我 。
本文图片
李婆婆坐在病床边干净整洁的样子 , 让我有些困惑 。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 , 尝试放松下来 。
简单地进行了自我介绍 , 李婆婆笑笑地让我们坐了下来 , 伸手理了理自己的头发 , 顺手把身上的浅蓝病号服整弄了一会 。
她一边整理一边说 , “真是不好意思 , 我的眼看不见 , 也不知道自己的衣服头发乱不乱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80后美女医学博士:怀孕生子后瘫痪,被丈夫抛弃,4年后逆风翻盘
- 本文转自:上海长宁“夜以继日”“白加黑”“连轴转”“不眠不休”……自上海本轮疫情开始后这...|这些天,长宁这些医务工作者的朋友圈刷爆了……
- 李嘉欣 女神李嘉欣突发疾病,深夜送医抢救:好好爱身体,才是真理
- 聪明人,不社交
- 婚姻|中年人的婚姻里,有个无奈的真相:发现伴侣背叛了,你却离不了婚
- 妻子|丈夫半夜胃痛,妻子叫救护车却不跟去医院:钱他有,我明天要上班
- 婚姻 丈夫半夜胃痛,妻子叫救护车却不跟去医院:钱他有,我明天要上班
- 起早贪黑9个月,欠下的会员费全部还清了!小伙说有个打算…
- 国内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2022年房产出新规:房产证上不管写谁的名字,有“它”才作数
- |长沙一男子跟女友吵架后倒地不起……医生:这是“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