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中医健康|一出伏就迎来最凶险的34天!出伏养生要做好一“通”四“防”!


青蓝中医健康|一出伏就迎来最凶险的34天!出伏养生要做好一“通”四“防”!
文章图片
青蓝中医健康|一出伏就迎来最凶险的34天!出伏养生要做好一“通”四“防”!
文章图片
青蓝中医健康|一出伏就迎来最凶险的34天!出伏养生要做好一“通”四“防”!
文章图片
青蓝中医健康|一出伏就迎来最凶险的34天!出伏养生要做好一“通”四“防”!
文章图片
青蓝中医健康|一出伏就迎来最凶险的34天!出伏养生要做好一“通”四“防”!
文章图片
青蓝中医健康|一出伏就迎来最凶险的34天!出伏养生要做好一“通”四“防”!
文章图片

从7月11日到8月19日 , 今年加长版的三伏天终于过去了!
相信大家在今年这个酷热的夏天都受了不少罪 , 如今终于正式出伏 , 实在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但是想要庆祝的话还是早了些 , 因为我们出伏后的第一天 , 就已经无缝衔接来到了今年最凶险的34天!
为什么说它凶险呢?因为从8月21日开始到9月23日(秋分)的这一个多月 , 是由夏转秋 , 由热转凉 , 节气更迭的关键时期 , 在这期间“天地之气”会有个非常大的变化 。
从气象方面讲 , 气温波动最大 , 波动最频繁 , 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而且早晚冷 , 中午又很热 , 气温变化大 , 变化快 , 变化莫测 , 昼夜温差逐渐拉大 , 正所谓“早上凉飕飕 , 中午热死牛”!而昼夜温差大 , 最受影响的是:血压波动 , 心脑血管疾病爆发!
不少人认为夏天气温高 , 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 , 其实夏秋交替的这段时期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因为人体不怕炎热 , 更不惧严寒 , 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折腾!
从中医方面来说 , 经过夏天出汗 , 夏天胃口差 , 我们的身体都比较虚;再加上《黄帝内经》讲的“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 , 秋天的大自然也是由阳转阴 , 是个很大的交接点 , 有各种风邪容易侵袭人体 , 一旦不注意就会造成各种身体不适的状况 , 比如:
有的人容易头晕、头昏;有的人感觉总也睡不够;有的人皮肤干燥、嗓子疼、便秘;有的人肚子凉凉的 , 开始拉肚子;有的人开始感冒、鼻塞、流鼻涕……
所以想要平安度过这34天 , 主要在于帮助身体适应天地之气的变化!青蓝建议大家做好:一“通”+四“防”!
过好秋 , 先理“通”身体《黄帝内经》里讲的四季养生原则:春生夏长 , 秋收冬藏 , 所以秋天的气是往内收的 。 只有身体“通”了才能把好的气血往里收 , 体内的垃圾往外排 , 这样循环起来 , 整个身体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说这时候一定要把身体的气机理顺、理通了!
青蓝给大家推荐一个理通身体气机的运动:乞丐蹲 。 饭后半小时做 , 每天15分钟 , 可以有效疏通全身经络 , 身体敏感的人做一会儿可能就会打嗝放屁 , 脚和小腹也会暖起来 , 会阴和膝盖可能往外冒寒气 , 额头后背出汗 , 很舒服的 。
只有身体理通了 , 肺清理了 , 才能把垃圾好好排出去!比如身体内的痰 。 中医有“脾生痰 , 肺储痰”的说法 , 肺储存在身体内的痰 , 多会从肺气旺盛的秋季排出来 , 所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痰多、脾胃功能虚弱、肺气不足的痰湿质们 , 是时候趁着秋季好好调理你的身体了!
正值处暑时节 , 痰湿质们应以养脾胃和增加咸味食物为主 , 比如红薯、莲藕、山药、竹荪、鳙鱼、糙米;同时别忘了多吃些红豆、扁豆、四季豆、豌豆、青豆等 , 豆豆健脾 , 对痰湿十分有益;猪血、羊血、鸡血、青稞、蛤蚧、文蛤等咸味食物也适合此时节食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