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中医健康|一出伏就迎来最凶险的34天!出伏养生要做好一“通”四“防”!( 二 )


1.防秋燥 , 要吃“润”一点
出伏后进入秋天的这段时间 , 气侯日渐干燥 , 燥易伤津 , 再加上此时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 , 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乘克肝木 , 故多酸以强肝木” , 所以饮食要以防秋燥、补津液为主 , 可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 比如百合、莲子、山药、银耳、芝麻、冬瓜、萝卜、藕、梨子、海带、蘑菇、木耳、芹菜、香蕉、苹果等 , 避免燥邪伤害 。
2.防秋乏 , 要睡“早”一点
《黄帝内经》里说:「秋三月 , 此谓容平 。 天气以急 , 地气以明 , 早卧早起 , 与鸡俱兴 。 」所以此时我们要顺应天气的变化调整起居作息 , 早睡早起 , 争取晚上11点入睡 , 早上5、6点起床 , 确保这6小时的黄金睡觉时间 。 按照子午经流注次序 , 这6个小时依次为胆、肝、肺(经)当时 , 必须在人体处于休息状态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 , 逆之则伤身 。
3.防秋风 , 要穿“暖”一点
出伏之后北方已经有凉意了 , “秋老虎”多在南方肆虐 , 但是处暑已过 , 一场秋雨一场寒 , 空调、冷饮也要节制了!虽说“春捂秋冻” , 但是也要适度 , 尤其是体质弱、老年人和小孩子一定要注意保暖 , 晚上一定要盖被子抵御夜凉侵袭;早晚、雨后的天气凉意大 , 出门要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 , 防止受风 。
4.防秋愁 , 要多“动”一点
秋风秋雨愁煞人 , 秋凉后日照减少 , 人体内的褪黑激素逐渐增多 , 情绪跟着消沉 , 尤其是老人、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运动锻炼的脑力劳动者 , 比一般人更加容易感染秋愁 。 青蓝建议大家多到户外走一走 , 此时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 当然疫情期间要戴好口罩 , 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 。
【青蓝中医健康|一出伏就迎来最凶险的34天!出伏养生要做好一“通”四“防”!】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