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视频下载

刚跟人聊完,很快就能在App中收到相关推荐内容或广告?日前,“App会偷听吗?”成为热议话题,网民调侃背后充满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 。
2月5日,在工信部召开的App个人信息保护监管座谈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对此表示,一些即时通讯工具、输入法和地图导航等App,使用麦克风权限,读取文字输入内容后,超出用户许可范围(将信息)用于“其他途径”,带来了风险隐患 。
实际上,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是App侵害用户权益最常见的一种行为 。统计工信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公开通报的11批违规App名单,发现657款App“榜上有名”,UC浏览器、360清理大师、达达快送、永辉生活、芒果TV、QQ输入法等生活各场景中的热门App曾在列;在16类App中,工具类App被“点名”比率达到15.68% 。下架的167款App中,工具类App下架也最多,占比16.67% 。
统计数据显示,被通报过的657款App中所涉问题中,有超过50%的为“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而“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违规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在被通报的App中各占20%左右 。
此外,工信部组织的11批检测发现,被通报的App来自24个应用商店,以腾讯应用宝、豌豆荚、OPPO软件商店、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五大应用程序平台为主,分别占比24.60%、11.27%、10.83%、10.25%、9.81% 。
用户个人信息一直被App服务提供者视之为“唐僧肉”,不管是在商业主体的“获客引流”上,还是在信息泄露后被用于实施电信诈骗上,违规收集来的用户个人信息都成为基础资料 。近年来,为违规App套上“紧箍咒”,阻止其对用户权益的侵害,多方在立法、监管、行业自律、技术维度、用户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寻求“良方” 。
个人信息成“唐僧肉”
“网民反映,刚刚聊到某个话题,很快就能在某个App中收到相关广告,用户对此感到很疑惑,这个话题也成为了用户最为关切的问题,登上了热搜榜第一名 。”
事实上,用户个人信息一直被App服务提供者视之为“唐僧肉” 。采访人员统计发现,在被工信部通报过的657款App中,有超过50%所涉问题为“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
“这么做多是为了收集用户的经济状况、消费偏好、活动区域等信息,对用户进行精细的人物画像,以支持产品研发更新,或精准推送广告 。”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案件科副科长黄建邦曾就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行为如此指出 。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年10月判决的一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中印证了部分App会将收集到的信息用于推送广告,以此“获客” 。
法院审理查明,早稻App的开发者系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也为扫描全能王App的开发者,何某律曾下载注册过扫描全能王App,合合公司通过扫描全能王App收集了何某律的手机号码 。
获取信息后,该公司向何某律以短信方式发送了内容为“【早稻】何某律,前同事评价你‘专业靠谱’并向你推荐107个人脉,还有19个好友在等你cc.co/OypRubuV3m投诉退订回TD”的消息 。何某律以收集个人信息及向其发送商业广告的行为侵权为由将该公司告上法庭 。
另一起在2020年12月判决的隐私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则直接披露部分App会“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
法院审理查明,App“天天消消乐”开发企业乐元素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不明确,亦未向用户提供《隐私政策》的相关内容,在游戏登录界面及用户使用相关功能过程中也未采取其他方式提示存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 。在未取得用户刘某博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存在“全项开启手机应用权限,调用用户个人手机位置信息”的情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