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视频下载( 二 )


而除了商业行为,一部分来自App违规收集的用户个人信息也最终为滋生电信诈骗提供了温床 。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日前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疫情期间,存在某些违规App打着疫情监测的名义,出现非授权、超范围采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这带来了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的风险 。而个人信息泄露是诈骗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不法分子在精准掌握用户个人信息的前提下,能编造出迷惑性更高的诈骗场景,得以实施欺诈 。
时至今日,工信部的部长信箱仍能时不时收到用户对App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投诉 。采访人员仅检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一年时间的留言就发现,小米手机系统自带软件、58同城、拼多多、知乎、京东商城、迅雷、QQ、网易邮箱、阿里云等热门App均出现在投诉名单中 。
实际上,对于App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曾联合印发《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的通知 。
其中明确指出,“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未经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或未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等六类行为属于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
我们生活中所常见的“利用用户个人信息和算法定向推送信息,未提供非定向推送信息的选项;要求用户一次性同意打开多个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用户不同意则无法使用”等现象也被认为是违法违规收集 。
采访人员注意到,工信部曾公布一则数据,对于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现象的严重性可窥一二 。
在3480条关于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举报信息中,26%的App没有隐私条款或未在隐私条款中明确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31%的App在申请打开收集个人信息相关权限时,未明确告知用户;20%的App收集与业务功能无关的个人信息,如金融借贷App收集用户通信录;19%的App未经用户同意,向他人提供设备ID、应用程序列表等个人信息;13%的App强制索要与业务功能无关的权限,如计算器、手电筒App强制要求打开地理位置权限 。
“有的App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未经用户同意便违规获取用户的语音、文字、图片等输入信息,实施大数据汇聚分析,实现用户画像,并进行广告的精准推送,这些令用户产生不安甚至焦虑 。”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在2月5日的监管座谈会上称 。
用户的不安搅动起舆论场的热议,相关部门亮出“监管之刃” 。
“App是否在偷听用户”的网络热议之下,2月5日,工信部在“2021年第2批,总第11批”通报中,首次就“近期社会关注的麦克风、通讯录、相册权限问题”公开通报26款未完成整改的App,QQ输入法、墨迹天气、微商输入法、声吧等App因违规或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被点名 。
这也被视为监管层向外释放出对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监管趋严、回应关切”的一个明确信号 。
违规App中“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超50%
针对以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为代表的App侵害用户行为,工信部在2019年11月首次决定组织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工作 。这一行动也在次年7月向“纵深推进” 。
2020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进一步明晰了整治的对象为“App服务提供者、软件工具开发包(SDK)提供者、应用分发平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