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君|战地记者周轶君,亲眼看着一群孩子“自愿”去死( 三 )


几分钟前,她家附近出现了一个爆炸点,一声轰鸣将她掀到办公桌下面 。
前两天有个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方向发射了一个火箭,今晚以色列人来寻仇了 。
50多辆坦克在直升机掩护下直接驶入加沙城 。
头顶上盘旋着直升机和战斗机,它们正在寻找目标向下发射导弹 。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空袭,全城断电,一片漆黑 。
弹火不长眼,周轶君不知道下一发导弹是不是会降临在自己家里 。
“那个晚上,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将承受一种本不想干的煎熬 。”
一个多小时后,声音平息,周轶君从地板上爬起来,劫后余生地喘了口气 。
拿着相机,周轶君去了现场 。
一栋楼房里,梯子上铺满了血,此时还在流淌 。
周轶君|战地记者周轶君,亲眼看着一群孩子“自愿”去死
文章图片
客厅里满地黄铜弹壳,玻璃粉碎,墙上是密密麻麻的弹孔 。
卧室里的床垫下面,血和脑浆,尚未凝结,又稠又软,红白相间 。
这是周轶君第一次见到这么血腥的场面,她恶心得有些麻木 。
给她带路的巴勒斯坦人看了看周轶君头上戴的防弹头盔,笑得不以为然 。
两年前他穿着防弹衣,还是挨了以色列士兵8枪,膝盖窝的子弹取不出来,至今还在身体里 。
周轶君第一次感受到死神逼近后的恐慌,生命在战争下的脆弱 。
对自小长在和平环境下的周轶君来说,这里就像是另一个世界 。
“在加沙,定点清除、空袭特别多,你完全预料不到什么时候一个炸弹就会从天而降,危险总是如影相随 。”
周轶君|战地记者周轶君,亲眼看着一群孩子“自愿”去死
文章图片
这座城充满了血腥、暴力、恐怖,这座城里的人不像人,不像鬼,像怪物 。
“为什么来这里?”周轶君第一次质疑这趟加沙之行 。
然而,没人能安抚她心中的迷茫 。
异国他乡,这里只有周轶君 。
周轶君|战地记者周轶君,亲眼看着一群孩子“自愿”去死
文章图片
图 | 周轶君
周轶君|战地记者周轶君,亲眼看着一群孩子“自愿”去死
文章图片
一个巴勒斯坦人在腰上绑了重磅炸药,随后伪装进入耶路撒冷 。
在一个人群密集的广场,他引爆炸药,完成了一出“自杀式爆炸” 。
不到一个小时,以色列人来复仇了 。
他们依旧用导弹的方式袭击 。
这次他们选择的是加沙的一个集市,时间正是购物高峰期 。
一颗导弹从天而降,三辆车瞬间焦黑,死伤人数不计 。
广场上拥挤的人们抬头看向空中,他们在等待第二轮的空袭 。
周轶君|战地记者周轶君,亲眼看着一群孩子“自愿”去死
文章图片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充满了仇恨、愤怒和恐惧 。
果然,几个小时后,导弹又来了......
“你知道等另一只鞋子从楼上扔下来的故事吗?我们就是天天这么等着 。”旁边的人说 。
周轶君看到了炸碎的汽车,焦黑的尸体和脚下染血的鞋子 。
“有人说,新闻造就采访人员 。可我无法不祈祷,一切就此结束 。”采访人员不应该把情绪带到工作中,但周轶君有些绷不住了 。
周轶君|战地记者周轶君,亲眼看着一群孩子“自愿”去死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