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好老师一定是优秀的学习者( 二 )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你好 , 中国》这本二语教材的编写 。 97年的时候国内并没有成熟的二语教材 , 需要选择国外的教材 , 但是徐涛他们当时发现国外的这种教材只适合初学者 , 与学校所希望的课程连贯性不一致 , 因此他们决定自己编写一本二语教材《你好 , 中国》 。 除了北京耀中的中文老师 , 还有一组香港耀中的中文老师一起加入到这本教材的研发中来 。 从主题到文本、从内容到表达 , 这本教材历经无数个日夜终于得以投入使用 。 之后随着耀中本身的壮大 , 这本书被收回机构重新出版 。 尽管此后也有许多老师们自己编写的二语教材出现 , 但是《你好 , 中国》作为他们探索成长阶段的一个过渡性课程 , 在工具性和文化融入上奠定了重要基础 。
22年的耀中生涯几乎占据了徐涛人生经历中的极大篇幅 , 在大家都以为她将继续在耀中做总监时 , 她却出人意料地在2019年去了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 。 问及缘由 , 她将这种转变归因于国内民办教育的蓬勃和双方理念的契合 , 正如一开始加入耀中一样 , 都是双向选择的结果 。
再启航 , 人生新篇章
2019年 , 国内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国际学校新增校接近七十所 , 英式品牌更是大爆发;集团化办学倾向愈加明显;中国资本海外收购海外办学的步伐加快......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单纯的模仿者 , 仅注重英式教育或者美式教育 , 对徐涛来说 , 既欣慰于行业的发展 , 又认为教育始终不能脱离中国情结 , 而这恰好与凯文教育集团的理念一拍即合 。 在当时很多国际学校为了彰显国际化 , 都着急安排一位资深的外国校长坐镇 , 但是凯文教育在第三年的时候选择了徐涛作为朝阳凯文的校长 。 “董事会做出这个决定需要勇气 , 于我 ,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 ”但这份赏识背后与徐涛丰富的跨文化教学和管理经验是分不开的 。
行业的蓬勃、契合的理念 , 都让徐涛觉得【是个好时机】 , 于是她和朝阳凯文的故事就此开始了 。
徐涛:好老师一定是优秀的学习者
文章图片
来到朝阳凯文后 , 徐涛一边践行她所倡导的“根深路远的、具有中国情结的国际教育”;一边不断挖掘凯文的艺术教育和运动教育 。
在聊到“根深路远”时 , 徐涛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 “很多人在提‘根’和‘中国自信’的时候 , 只是意识到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历史的中国 。 我相信传统的、历史的中国是我们深深的‘根’ , 但是现在当我们重新讨论更深入的中国自信时 , 我们非常强烈的认识到它更是一个今天发展着的和有无限机会的中国 。 ”所以 , 不给孩子下定义是徐涛的做法 。 应试教育经常被人诟病的地方在于【分数决定一切】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人各有异 。 每个人都有自身擅长的领域 , 尽量让学生发挥自身所长是徐涛加入朝阳凯文后一直实施的理念 。
但如今看起来游刃有余的徐涛校长 , 在刚刚加入凯文时 , 也接受了一份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见所有想见她的家长 。 一下子 , 她足足需要和200名家长面对面沟通 。 这种直接而频繁的家校沟通是徐涛之前在耀中任职时所没有的 。 “但这也是特别好的一次体验 。 ”她说 。 大量的家校沟通也让徐涛真正明白家长们的焦虑和期望所在 。 而这种频繁的沟通在我们采访前半小时还在发生 。 “家长的焦虑是因为缺乏对国际教育或民办教育的认知 , 那么他对来到一个新系统下 , 需要学校支持家庭获得一定的安全感 。 ”如何给予家长安全感 , 也是众多学校苦恼的问题;而家长对学生成长的渴求、对学校的渴求 , 是她来到凯文之后感受到的与耀中最大的不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