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晟方|体寒却燥热上火, 该如何调理?

【宫廷晟方|体寒却燥热上火, 该如何调理?】
宫廷晟方|体寒却燥热上火, 该如何调理?
文章图片
宫廷晟方|体寒却燥热上火, 该如何调理?

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 , 比如秋天天气干燥引起身体燥热 , 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 , 口臭便臭出汗 , 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 , 久病之人\"阴虚火旺\"等 。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 , 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 , 虚火则是用补法 。 只要是实火 , 现在中医最常用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和西医的消炎药都是对症的 , 连吃三天肯定降火 。 但是现在单纯有实火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 , 多数都是虚火 。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 , 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 , 则为病热 。 \"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 。 若寒邪过盛 , 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 , 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 , 本质上就是寒的体质 。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
身体内的寒湿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伤脾 , 引起肾阳脾阳不足、肾气虚 , 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 , 脾气虚 , 造成直接消化吸收能力差 , 所以拉大便会看到便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 时间久了 , 光吃不长 , 血液亏虚 。 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 , 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 , 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 , 就如大地缺水一样 , 身体会干燥 。 脏器也是一样 , 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 , 这种运动
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 , 就易摩擦生热 。 最典型的是肝脏 , 肝脏属木 , 最需要水的浇灌 , 水生木 , 而一旦缺水 , 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 。 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 , 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 , 它就不可能干燥 , 就不会有火 。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 。
因为火是升发的 , 所以虚火一定要漂浮在头部的 , 而很多人能感觉到上热下寒 , 造成失眠 。 因为肾主骨髓、主脑 , 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 , 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 , 也就是\"缺水\"了 , 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 , 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 。 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 , 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 , 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 , 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 , 会出现各种不适 , 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 。 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 , 各种炎症很难治愈 , 就会反反复复发作 , 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性病 , 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
对于虚火 , 普遍存在 , 现在上火绝大多数是虚热居多 , 当然也有实热 , 还有虚实并存的 。 当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你体内 , 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 , 真正的肾火就守不住 , 往头面部跑 , 寒湿越重 , 虚火就越来越大 。 而如果错误的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虚火 , 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 , 越治火越大 。
而当有虚热干扰时 , 除了上面所说的症状 , 还会出现入睡慢 , 睡觉质量差易醒 , 容易被吓到 , 多梦甚至梦话 , 大便干色黑 , 小便清长夜尿多 , 动则汗出(冷汗) , 感冒总是连发扁桃体肿大甚至腺样体肿大 , 中耳炎 , 牙周炎 , 反复性口腔溃疡等等 。
寒湿重时表现的症状:
1、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 。 颜色越是发暗 , 就代表寒湿越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