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周期和供货周期 供货周期和交货周期( 五 )


4.供应商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不能按时交货的 。
第5条 分析交期延误原因
采购部发现供应商未能按时交货时,应立即与供应商沟通,分析交期延误的原因,明确交期延误责任主体 。
如造成交期延误的原因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供应商承担交期延误的主要责任 。
生产状况方面
▲ 产能无法满足采购订单需求
▲ 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无法满足本公司要求
▲ 生产过程的重工率和不良率较高
▲ 生产计划安排欠妥
▲ 生产设备数量不足或设备过于陈旧
▲ 供应商内部出货检验不合格
生产管理方面
▲ 供应商无法掌握生产原材料数量及质量
▲ 生产进度管理不善
▲ 交期时间估计错误
▲ 出货文件错误
▲ 报价错误
▲ 供应商缺乏质量意识、责任意识
供应商承担交期延误责任
如造成交期延误的原因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公司承担交期延误的主要责任 。
采购流程方面
▲ 订单寄发失误
▲ 采购货款支付失误
▲ 对供应商的技术和产能调查不足
▲ 对品质要求不明确
▲ 未及时跟进供应商生产进度
▲ 频繁更换供应商
沟通协调方面
▲ 临时紧急订货,订单前置时间不足
▲ 临时更改产品设计、新材料规格
▲ 品质要求未能详细说明
▲ 生产计划变更未及时通知供应商
▲ 采购双方没有审核进度
▲ 未对供应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援
第6条 拟定、实施交期延误处理方案
1.采购部经过与供应商、质量部、技术部、请购部门协商后,拟定切实可行的“交期延误处理方案”,上交采购经理审核后,尽快与供应商达成共识,以便实施交期延误处理方案 。
2.因本公司原因导致的交期延误,采购部应协同技术部立即联系供应商,协助供应商解决问题 。
3.因供应商原因导致的交期延误,采购部可采用以下方式解决 。
采购部应供应商管理人员沟通,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交期延误问题 。
采购部要求供应商继续履行采购合同,确定确切的交货期限 。
采购部通知供应商解除采购合同,要求供应商履行合同规定的赔偿责任,同时寻找可替代物资 。
采购部采取减少付款、更换等补救措施 。
如需诉诸法律,采购部应搜集相关资料,咨询公司法律部或有专业律师诉讼解决 。
第7条 供应商交期延误预防及改善
1.采购部统计经常发生交期延迟的供应商,减少与该供应商的合作次数,如需与之合作,应对其进行重点监控 。
2.采购部在发出订单后,应定期询问供应商进度,及时发现供应商在采购物资生产方面的问题 。
3.采购部与供应商沟通过程中,如发现供应商出现诚信问题,应及时上报采购经理 。
第8条 本制度由采购部制定,修改权、解释权归采购部所有 。
紧急采购管理制度紧急采购管理制度
第1条 目的
为保证物资供应及时,避免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
第2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紧急采购的申请、审批、执行等工作 。
第3条 职责划分
1.采购部负责审核紧急采购申请,组织、实施紧急采购活动 。
2.财务部负责审核紧急采购申请及紧急采购合同,并按照采购合同的规定支付采购款项 。
第4条 术语解释
紧急采购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纳入正常采购计划而必须立即执行的采购活动 。
第5条 紧急采购申请条件
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形之一,请购部门可申请紧急采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