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新失踪人口查询 上海失踪人口查询


全国最新失踪人口查询 上海失踪人口查询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上海,拥有“别人家孩子”的全部光芒——2021 年,上海拥有咖啡馆 6913 家,数量全球第一;便利店 6750 家,全国第一;截至 2020 年底,上海拥有酒吧2018 家、有演出的 livehouse 396 家,2020 年上海共播放夜间电影 157656 场,2021夜生活指数综合排名,全国第一 。
但如同电影《爱情神话》引起的讨论一样:这就是真实的上海生活吗?
作为一个在上海出生、长大的95后,笔者从小目睹的场景并非梧桐掩映洋房的武康路(原“法租界”所在街区之一)、大楼林立的现代性都市,而是一片“未开发的土地” 。这里有中国县城的一切特点,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街边林立的是各类小店,如单县羊肉汤、华香足道、振新五金铺,人行道上自行车会从人堆里冒出头来,距离居民楼不多远处就是一大片农田,早上依然能看到人在务农 。
这是上海郊区——上海的另一个切片,也是上海文艺作品叙事里,常常被遗忘的部分 。
按照上海城市规划划分,上海的中心城区指的是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浦东新区(外环内城区),郊区则是指闵行、宝山、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贤、浦东新区(外环线以外地区)、崇明 。
根据上海 2021 年第 7 次人口普查数据,上海中心城区人口6683712人,占26.9%;郊区人口12505671人,占 50.3% 。2020 年上海各区常住人口 TOP6,都在郊区 。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按人数比的话,他们的生活似乎更能代表上海 。
另一个数据是,近 30 年来的人口流动趋势都是,上海人正在往郊区去——据上海第 5、6、7 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占比分别为42.24%、30.3%和26.87% 。
为什么上海人在搬往郊区?以往,“从郊区去一趟市中心比去江浙还远”的郊区人,相当于生活在二线城市吗?上海的“郊区人”和“市区人”互相怎么看待对方?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后,人的生活是否也被边缘化了呢?上海郊区五大新城的建设,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人们到郊区定居?
我们采访了 8 位出生于上海、和上海郊区生活有关的人,以下是他们的回答——
1. 出行:最难解的“不是挤地铁,而是我要如何才能抵达地铁站”
截至 2021 年 12 月,上海有 20 条地铁线路(含磁悬浮),508 座车站,总里程 831 千米,全球第一 。2021 年,上海地铁客运量日均 978.1 万人次,全国第一 。地铁是在上海居住的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 。
多数住在郊区的年轻人的一次出勤,要经历至少步行、公交、地铁、共享单车四个步骤,其中最难解的“并非是挤地铁,而是我要如何才能抵达地铁站 。”
而这也是影响他们对于生活方式选择的一个关键因素 。
@黑客
——家在郊区,受不了通勤,从上海搬去了北京工作
我在上海的内环出生,5 岁家里拆迁,就在外环安了家 。等到要上学的年龄,父母听从长辈的建议,安排我跨区读书,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
但从 7 岁起,我就觉得,最熬人的不是上学本身,而是通勤路上的苦和累 。2002 年,我读小学一年级,只有一部 74 路公交车能让我从家直达地铁站,途经 18 个站(中途还要经过一个蔬果批发市场),时长 1 个多小时 。
碰上晚高峰,这部公交车的拥挤程度堪比春运火车 。书包背好了就很难再移动,动一下就得惊扰旁边好几个人 。小孩子容易犯困,还好公车上人的密度很大,站着跟躺着差不多,我常常也能打个瞌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