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乡

重阳 |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乡
文章图片
岁岁重阳 , 今又重阳
每当秋风掠过 ,
落叶娑娑作响的撩人时节 ,
这千百年来一直萦绕
离家游子心头的诗句 ,
恐怕就无比应景地自动浮现出来 。
从古至今 , 人无论漂泊至何处 ,
对家的牵挂 , 对亲人的思念 ,
始终如一 。
天地黄花分外香 ,
在这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好时光里 ,
重阳无声无息地悄悄靠近了 。
重阳 , 自古是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重阳”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屈原的《天游》:“集重阳入帝宫兮 , 造旬始而观清都 。 ”这是否说明重阳节在当时就已经形成了呢?非也 。 这句话的意思是集聚九重阳气进入帝宫 , 探访旬始星(太白星)、参观清都天庭 , “重阳”指的是九重阳气 , 即“天” , 而非节日 。
传为西汉刘歆所作的《西京杂记》中曾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 , 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 , 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 , 令人长寿” 。 刘邦驾崩之后 , 吕后将戚夫人折磨致死 , 戚夫人有个侍女叫贾佩兰 , 逃离宫廷 , 嫁给老百姓为妻 , 据她说在宫里时“九月九日……令人长寿” , 因此有人认为西汉初期皇宫内已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 进而推测重阳节在西汉时已经形成 。 但实际上 , 《西京杂记》是晋人葛洪辑录的 , 刘歆实为假托的“作者” , 因此这条记载不足以说明重阳节在汉代的情况 。
确信的记载出现于东汉《艺文类聚》:“九月九日可采菊花” , 说明九月九日在东汉是一个节日;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也称“九月饮菊花酒”为“汉俗”;此外唐人虞世南《北堂书钞》曾记载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秋 , 朝廷以九月九日赐公卿近臣饮宴” , 说明东汉九月九日有宴饮之俗 , 这正是后世重阳节的节俗 。 综合而言 , 重阳节最晚在东汉时已经形成 。
重阳节为何出现 , 很多人认为与《易经》有关 , 在此书中 , “九”为阳数 , 因此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 , 再加上“九”有“久”的谐音 , 重阳代表着长长久久 , 是值得庆祝的好日子 。 这一说法见于曹丕的《与钟繇书》:“岁往月来 , 忽复九月九日 。 九为阳数 , 而日月并应 , 俗嘉其名 , 以为宜于长久 , 故以享宴高会 。 ”但根据重阳节出现的时间来看 , 这应该是节日发展过程中人们所赋予的解释与期许 , 而并非最初形成的原因 。
重阳节出现于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 , 最可能的原因应与农事相关 。 一般来说 , 农历九月 , 农事已经到达尾声 , 丰年庆典与祭祀活动开始进行 。 《吕氏春秋》记载九月“命冢宰 , 农事备收 , 举五种之要……是月也 , 大飨帝 , 尝牺牲 , 告备于天子……天子乃教于田猎 , 以习五戎(五种兵器)、獀马(獀即为搜 , 选择之意) 。 ”由于兼有祭祀和庆典的意义 , 也不乏宴饮等娱乐活动 , 因此 , 九月祭祀、田猎的习俗逐渐发展为重阳节是有可能的 。
有学者认为重阳节的形成还与火神有关 , 这一观点的理论来源与星象有关 , 农历九月 , 代表火神的恒星“大火”会隐退 , 远古先民将之看作天气变冷的预兆 。 远古时代 , 先民的御寒能力十分薄弱 , 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季中失去生命 , 所以人们会在九月举办各种仪式祭拜火神 , 以求护佑 。 这一情形与重阳节“求长生、消灾避难”的习俗相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