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秋医生 实现乙肝母婴“零”传播,要采取什么措施、选择什么药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国目前婚嫁适龄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不少 , 只要预防措施到位 , 这些人和正常人一样 , 能够结婚和生育 。 但较早之前乙肝母婴阻断工作受各种限制 , 大部分乙肝病毒从娘胎里就带出来 , 或宝宝很早的时候就感染乙肝病毒 , 这部分群体占了乙肝群体大部分 , 后期治疗成本较高 。 日常生活中一些乙肝孕妇 , 对自己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给宝宝 , 忧心忡忡 , 不知道该怎么办 。
1、乙肝病毒是怎样传播给新生儿的?
乙肝病毒传播常识告诉我们 , 母婴垂直传播是很重要的路径 。 实际上 , 母亲的子宫内是很少有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 , 因为子宫可以让母亲的养分透过血管壁进入胎儿的胎盘 , 却会阻挡很多病毒颗粒进入 , 其中包括乙肝病毒 。 但如果孕妇不慎跌倒、或胎盘发生剧烈震动 , 乙肝病毒的母血就会渗入胎儿的血液循环 , 发生子宫内的母婴传播 。 此时的乙肝病毒藏在新生儿的淋巴细胞里 , 婴儿血液的HBV DNA较少检出 。
那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是怎么发生的?主要发生在围生期 , 通俗的说就是孕妇生产过程中 , 新生儿难免接触大量的母血 , 母血中有乙肝病毒 , 这样乙肝病毒就进入新生儿的体内了 。 母亲的传染水平 , 决定了新生儿的感染概率高不高 。
(1)母亲的表面抗原(+) , E抗体(+) , 乙肝病毒DNA在检测线以下 , 传染给新生儿的概率约10% 。
(2)母亲的E抗原(+) , 乙肝病毒DNA小于10的8次方 , 传染给新生儿的概率约80%—90% 。
(3)母亲的E抗原(+) , 乙肝病毒DNA大于等于10的8次方 , 传染给新生儿的概率超过90% 。
换句话说 , 如果不采取有力抗病毒措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 新生宝宝被传染的概率会非常高 。
2、怎么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国家对于预防母婴垂直传播高度重视 , 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要求 , 这里简要明确主要内容:
(1)乙肝孕妇日常活动要舒缓 , 禁止剧烈运动 , 尽量避免跌倒 , 尽量避免长途奔波 , 做到这些 , 子宫内传播的几率会降低很多 。
【李锦秋医生 实现乙肝母婴“零”传播,要采取什么措施、选择什么药物?】(2)“小三阳”孕妇的新生儿 , 严格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 , 剂量为10μg/针 , 其中第一针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 越早越好 , 能确保90%以上新生儿得到保护 , 新生儿成长后不会携带乙肝病毒 。 很多在第一针乙肝疫苗就联合接种了乙肝免疫球蛋白 。
(3)“大三阳”孕妇的新生儿 , 因为母亲体内病毒水平较高 , 必须使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预防的方式 。 孕妇在怀孕32周时检查血清DNA水平 , 查明体内病毒数量 。 新生儿出生后 , 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 , 剂量为20μg/针 , 有的在新生儿第二个月时增加1次 , 就是0—1—2—6方案 , 这个有强化效果的作用 。 另外 , 必须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 接种的部位、剂量有严格规定 。 落实了有效措施 , 对新生儿的保护有效率超过90% 。
3、乙肝孕妇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准妈妈们的担心是有根据的 , 主要是抗病毒治疗需要口服药物 , 既担心药物成分对胎儿不好 , 又担心不抗病毒 , 引起病毒侵入新生儿 , 两头为难 。 分三种情况: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睡眠皮肤科医生提醒:女人养成4个习惯,科学抗衰,皮肤紧嫩不显老
- 愿你此生,最大的愿望都实现,最美好的东西都遇见
- 头皮为什么头皮总长“痘痘”和“疙瘩”?医生:或与3种疾病有关
- 治疗【用妆】冬季肌肤敏感如何护理?皮肤科医生来支招
- 你的梦想实现了吗?
- 护肤 拒绝无效护肤!皮肤科医生分享5个护肤小妙招,快收好!
- 小柱 为什么很多医生不建议做单纯鼻头鼻翼缩小?这项手术到底能做吗?
- 写下来的愿望更容易实现 信所未见之事,纸上有神
- 甲状腺癌 吃一口等于10斤肥肉,现已有26岁女子确诊甲状腺癌,医生:无知害人不浅
- 毛囊解惑丨你为什么总是反反复复的长闭口?苗医生来告诉你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