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一潭死水”的婚姻,还可以再次亲密吗?( 三 )
文章图片
小F就是后者 , 她就是在父母的无休无止的争吵中长大的孩子 。
而她的伴侣则是前者 , 一个没那么多情感需求 , 务实上进 , 目标感强 , 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都十分麻木的人 。
当关系让我们失望的时候 , 我们会很容易怀疑是不是当初找错人了 。 其实每个人都会找到最对的那个人 。 我们找的那个人一定有你在那个阶段最渴望被满足的某些特质 。
小F跟对方结婚七年 , 都没有太多争吵 , 是因为在上一个阶段对小F来说 , 关系中感到安全是最为重要的 , 对冲突的恐惧大过对冷漠的恐惧 。
然而就如我一直所说的:
关系是流动的 , 生命是发展的 。
对小F来说 , 她必须充分体验到一段足够平静的关系才能疗愈一些早年成长环境中父母大量争吵带来的创伤 。
体验到“过分平静”的可怕之后 , 感受到原来关系里即使没有冲突 , 也无法带来自己渴望的婚姻生活 , 能亲密的彼此懂得彼此支持的关系 。 才会有意愿去探索自己的功课——害怕冲突 , 表达感受 , 建立深层的联接 。
虽然暂时小F还没有真正的面对 , 但通过她的提问 , 我知道 , 她已经开始意识到一些问题了 。
很多人总是期待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 一击即中 , 然而每个生命的背景都是不同的 , 有时候矫枉必须过正 , 不经历一些极致的体验 , 蓄力不够也没办法去发展另一极的力量 。
七年时间不算短 , 但如果能让小F深刻明白一件事也是值得的——完全安全的关系并不等于亲密 。
深度的亲密和信任是一段关系的收益 , 那么冲突就是达成这个收益的风险之一 , 如果不能承担这个风险 , 也就不可能有收益 。
(虽然争吵不一定带来亲密 , 但不敢冲突的假和平的关系一定不会变得真实而亲密 。 )
争吵是两个人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之后 , 因为两个人都不能第一时间理解对方 , 协调差异 , 调和利益点 , 并找到双赢的让关系健康正向发展的解决方案 。
但这种能彼此深刻理解 , 化解冲突的能力往往是在冲突中练就而成的 。
就像有的人说我不擅长表达 , 然后TA就会因为怕自己表达不好 , 回避很多表达的机会 , 然后就更缺乏练习和提升 , 就更不会表达 , 就更害怕表达······如此恶性循环 。
当不敢面对冲突的风险时 , 自然就不可能得到“真实而亲密”这个收益 。
对于小F来说 , 敢于面对冲突需要先疗愈童年时父母无休止争吵带来的创伤 。 那个小女孩儿面对父母争吵的恐惧已经变成了一种非理性的潜意识反应 , 一点点冲突的苗头都会让小F产生与当下情境不相符的夸张的恐惧感 , 而带着那么强烈的恐惧 , 就会本能的想回避 , 给自己找各种理由:
“算了吧”
“他也不容易”
“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
同时去自我成长 , 扩展认知 , 提升表达和沟通 。 最后就能超越自己的父母 , 成为一个能真实表达对撞 , 也能建立亲密联接的人 。 而不是成为父母的相反面 。
成为父母的相反面 , 并没有实质性的成长 , 也没有超越伤痛 , 只是为了回避伤痛而塑造了和父母形态相反的关系现状——从无觉知的争吵到无觉知的疏离 。
底层的感受都是孤独和无力 , 虽然关系形态不一样 , 本质上跟父母是在同一层级的意识维度 , 我们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程 , 而增长更多的智慧和能量 , 我们的人生和父母的人生如同困在钟表盒里的钟摆一样 , 在一个平面的两极来回摆荡 , 怎么运动也跳不出这个宿命的框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结婚|“快结婚了,女方什么都不出,该不该结婚?”太多人压根不懂婚姻
- 莫言|莫言:对方“不爱你”,是因为你对他太好
- 莫言:对方“不爱你”,是因为你对他太好
- 江西好玩的地方
- 著称的意思是什么 著称造句
- 周易占卜,八字查询事业成功与失败的八字对比
- 虾是发物吗
- 彩礼|经济学家薛兆丰:女人要彩礼是短视的,男生的“能力”更重要
- 经济学家薛兆丰:女人要彩礼是短视的,男生的“能力”更重要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举行“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互动 多种形式关注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