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八岁》:穷人命里的富贵,就是这两个字

每个人都希望活得大富大贵 , 可是富贵和普通人却很遥远 。 就如《窦娥冤》里说的:“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 ”
社会总是颠倒黑白 , 让好人受苦受穷 , 让恶人逍遥快活 。 这样的怨气 , 在一个人受穷多年之后 , 就会冒出来 。
最近 , 重温了电影《那年八岁》之后 , 忽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 穷人的命里也有富贵 , 关键要想办法去“激活” 。
电影里 , 八岁的小小失去了母亲 , 父亲再婚 , 后妈非常厌恶他 。 为此 , 小小被父亲逼着离开了学校 , 给眼睛不好使的算命先生老吴引路 , 每个月可以赚六元钱 。
经历一波三折 , 小小回到了学校 , 命运从此改变 。
《那年八岁》:穷人命里的富贵,就是这两个字
文章图片
01
“痛”:人生跌入了谷底 , 别人是叫不醒的 , 只能自己痛醒 。
人在八岁时 , 不谙世事 , 还是一个孩子 , 需要被宠爱 。 可是小小却是一个例外 , 只能被后妈欺负 , 安排去做一些笨重的体力活 。
他牢记母亲的话:“只有读书 , 才有希望 。 ”
可是读书不读书 , 他自己说了不算 。 父亲把他从教室里拉出来 , 一路小跑着 , 去了老吴家 。
一个辍学的孩子 , 一个眼睛看不清世界的老人 , 这样的组合 , 着实让人心酸 。
小小很任性 , 他很讨厌老吴 , 于是想了很多的办法 , 要逃走 。 但是父亲却一次次把他抓到老吴身边 , 让他无计可施 。
老吴很精明 , 总能防备小小的诡计 。 村里的孩子 , 看到小小狼狈的样子 , 一起来嘲讽 , 拿小石子扔他 。
对于小小来说 , 自从没有母亲之后 , 身边再也没有好人了 。 生命的痛 , 已经到了极致 。 他开始反思 , 如何才能改变命运 , 重新回到学校 。 很多人在穷困的时候 , 只懂得抱怨 , 坐等别人来拉自己一把 。 这时候 , 说明他们还没有进入“谷底” , 生命还不够痛 , 还有“不劳而获”的幻想 。
林语堂说过:“一个人彻悟的程度 , 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 ”
你应该有这样的情况:睡着了 , 忽然被什么东西扎一下 , 马上就醒来了 。 “扎一下”比别人喊你起床 , 更管用 。 可贵的是 , 你从此会汲取经验 , 知道如何防备“扎一下” 。
有一个词语 , 叫“痛定思痛” 。
当你穷困潦倒的时候 , 就给自己施加一点压力 , 不要指望别人拉你 。 这样的话 , 人生就有了触底反弹的征兆 。
痛苦常使弱者厌世轻生 , 却使强者更加清醒奋发 。
失去了一切 , 其实是拥有一切的开始 。 就像熬过寒冬的树木一样 , 开始迎接春天了 。
《那年八岁》:穷人命里的富贵,就是这两个字
文章图片
02
“爱”:不管生活有多难 , 仍旧要热爱 , 才能遇到命里的贵人 。 当所有的“诡计、愤怒、委屈”都不管用的时候 , 小小学乖了 , 他开始关心老吴的生活 , 好奇他如何赚钱养活自己 。
老吴表示 , 给人算命 , 就是给人希望 , 并不是能预测到未来 。
比方说 , 他给村里一个媳妇算命 , 说:“这个女人 , 是家里的贵人啊 。 ”原本 , 一家人因为媳妇生了女儿 , 非常懊恼 , 听老吴这样一说 , 顿时就改变了对媳妇的态度 。
老吴算得准不准 , 没有关系 , 但是他救了一个女人的命 。
《那年八岁》:穷人命里的富贵,就是这两个字】小小和老吴相处融洽时 , 老吴会教他吹笛子、拉二胡 , 会讲很多的道理 。
当村里的孩子欺负小小时 , 老吴愤怒了 , 举起了拐杖;小小的脚被扎了 , 老吴用瘦弱的身体背起他过河 , 每一步都战战兢兢 , 但特别温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