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越能激发你“阴暗面”的人,你越喜欢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 就是“鲜花插在牛粪上”或“好汉无好妻” 。 在人们的一般认知里 , 势均力敌才是相处准则 , 而反其道而行之的人 , 又是什么心理呢?
自我厌恶
这指的是厌恶自己、否定自己 , 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 从发展心理学上说 , 自我厌恶并不是先天就有的情绪 , 而是在后天环境中习来的 。
文章图片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波特·米德在“镜像的自我理论”中提到 , 人们会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 , 并使用这些评价来形成自我判断 。
当人们接收到周围人对自己的不良评价后 , 会自我消化掉这些负面信息 , 认为自己确实在某一方面不行 , 并内化到潜意识里形成认知偏差 , 产生自我厌恶 。
这些负面信息不是一出现就可以打击自信的 , 而是天长日久的侵袭 。 比如 , 小时候父母一直指责、否定孩子 , 出事后让他们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 导致孩子成年后总觉得自己在犯错 。
自我厌恶这一阴暗面并不能完全在行为上体现出来 。 但具有自我厌恶倾向的人很容易被阴暗面吸引 , 想和对方达成完全一致 。 若是欲望得不到满足 , 就很容易产生怨恨 , 甚至中伤他人 。
文章图片
投射心理
投射在心理学上 , 指的是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映到外界事物或他人身上 。
比如 , 平时很循规蹈矩、藏拙的人喜欢和放荡不羁、喜欢出风头的人待在一起;与性格高冷、不言不语者密切往来的 , 往往是性子跳脱、爱贫嘴的人 。
这种反差来源于内心对某种特质的渴求 , 于是他们把这种渴望投射到具有此类特质的人身上 。
在现实生活中 , 总是存在不同风格的人 , 他们互相吸引着 , 因为对方敢做自己不敢的事 , 自己向往那种生活却受缚于现实 , 所以透过对方的世界完成另一种人生 。
也就是说 , 能够激发你内心阴暗面、能让你感受不同人生态度的人 , 对你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
文章图片
迎合了自身的某种需求
很多时候 , 我们愿意和某个人待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优秀 , 而是这个人恰好符合内在需求 。
心理学研究表明 , 具有抑郁倾向的人更喜欢和爱指责的人待在一起 , 因为抑郁本身是对自身要求过高 。 当现实和理想差距过大 , 自己又无能为力时 , 极易抑郁 , 他们往往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
而爱指责的人大多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 自信满满 , 喜欢给别人建议 , 即使这些建议并不合乎常理 , 甚至并无用处 。
但这在抑郁倾向者看来 , 就像是自己生命中的导师 , 能指出自己的种种问题 。 并且 , 他们身上充满了自信 , 像阳光一样深深吸引着抑郁倾向者 。
从长远来看 , 具有抑郁倾向的人和爱指责的人待在一起并不合适 , 对缓解抑郁并无好处 。
文章图片
因为他们本身就对所处现实不满意 , 又极爱自责 , 在受到他人盲目、不加思索地指责后 , 只会加重自责感 , 感到更加无力 。
虽然爱指责的人迎合了抑郁倾向者被批评的心理需求 , 但他们盲目、自大的性格只会带来更多负面能量 。
综上所述 , 我们之所以喜欢能够激发阴暗面的人 , 是因为有内在欲望追求 , 而对方身上恰好具备这种特质 。 也就是说 , 你能被什么样的人吸引 , 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理学家|男人在哪个年龄阶段,最离不开女人?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 心理学家:没事胡思乱想是一种病,得治
- 心理学家认为 原生家庭影响亲密关系,影响孩子成年后的择偶选择
- 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是父母最大的恶?心理学家让你别那么紧张
-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房间乱糟糟的人,创造能力更强
- 心理学家:想要自愈抑郁症、强迫症,先从这1件小事做起
- 模范夫妻 你早晚会明白,越是“坏一点”的女人,越能牢牢抓住男人心
- |春梦对象是上司、邻居或者前任?心理学家解读背后真实涵义
- |如何从精神上快速击垮一个人?心理学家教你一招
- 如何摆脱焦虑,快速停止胡思乱想?心理学家的这4句话帮助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