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的本源是原始的“结绳记事” 。最早的文字出自《竹书纪年》 , 是春秋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 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墓者发现 , 因为是写在竹简上的史书,所以命名《竹书纪年》 。中国目前最早的纪年存世之作是《史记》,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年表 , 是西周元年(前841年) 。《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即为这年开始,司马迁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纪年的书籍,发现“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即黄帝以来多种纪年资料说法不一,无法确定真实的历史纪年,只有在元年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按史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没有收录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就随着历史的演进渐渐湮没了 , 所以后来就把流传下来最早的《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为依据,确定公元前841年作为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
二、纪年的种类和渊源
中国从确切纪年开始,先后有多种纪年法,主要的有帝王在位、王朝年号、天干地支、公历、国号纪年等 。
帝王在位纪年(也称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自公元前841年开始,这年因西周厉王残暴,激起国人,周厉王逃到了彘(今山西中部),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一说由大臣共伯和执政),所以称“元年” 。彼时其余诸侯国则为“鲁真公十五年”、“齐武公十年”等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 。”此类记述法沿续到西汉高后(吕雉)八年(前180年) , 文帝(刘恒)继位后,曾因遇非解之事而重新计元年(不是年号) , 史官为记述方便而分称前元、后元;其后景帝(刘启)在位间有前元、中元、后元 。帝王纪年法实行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止 。
王朝年号纪年,自汉武帝(刘彻)即位第二年(前140年)开始,创年号“建元”,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此后历朝相继 。记述如“汉武帝建元三年”、“唐贞观五年”、“宋咸淳五年”及“康乾盛世”等 。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就有14个,明清间除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外,其余都是一帝一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为其称呼,如皇帝、乾隆皇帝等 。此外,年号还与干支同时纪年 。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纪年,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各对应一个生肖),按甲子、乙丑…依次类配至癸亥,共六十组合往复循环的纪年 , 60年为“一个甲子”即由此出 , 故老人60岁俗称“花甲之年” 。干支纪年出自黄帝时代 , 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 。”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 。东汉以后,时行《太初历》的“太岁纪年法”渐与天象不 。据《资治通鉴》载: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太初历》施行百余年,历稍后天 。上命治历编、李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 。”朝廷下令把干支纪年辅助年号纪年,作为夏历排组的具体表述,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甫刻”,如笔者所考恽南田家乡上店古桥石刻“岁弘治壬戌孟春吉旦”等,在全国推行后日趋完善 。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属相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成为如今农历的传统特色和公历的重要辅助 。公历与干支历间有简便换算:以公历年数,如2022 减3除以10得余数为2,以2对应上述天干序之第二是乙(能整除对应末位癸),再以2022 减3除以12得余数为8 , 以8对应地支序之第八是未(能整除对应末位亥),便可知2022 年即为干支“乙未”年,但两者仅是不全等的交叉关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1200元的高仿浪琴手表是真的吗,浪琴手表是真的还是假的?
- 2022年属虎人5月乔迁黄道吉日
- 你知道盲人举起盲杖代表什么吗 盲杖都有哪些标准
- 2022年5月28日是装修吉日吗
- 2022年5月29日装修好不好
- 2022年5月30日是装修日子吗
- 2022年属鼠人农历十二月适合入宅么
- 属牛人2022年农历十二月适合入宅么
- 属兔人2022年农历十二月适合入宅么
- 2022年属虎人农历十二月适合入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