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日历表全年一页,日历免抠素材-如何用自己的照片制作挂历( 六 )


目前用纪年的更大单位是世纪 。历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通常把公元1年到100年底称为一世纪,从可被100整除的后一年始为下一个世纪,如2001年即为21世纪(或说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按此定义,2000年则为21世纪的之一年) 。次于世纪的以10年为计,称“年代”,相约成俗把2001年—2022 年称为21世纪初,2022 年始称20年代,以此类推 。次于年代的为年、月、日、时,俗称岁月、年月、日期等 。历史上还把1840年战争前称“古代” , 其后至1919年“”称近代 , 继其后至1949年成立称“现代”,再其后称“当代” 。
公历用数字表述简单明晰 , 如公元2022 年4月12日(“日”俗称“号”) 。农历通常用汉字(及干支)表述,每年把十二(闰年多出的月,随同前个月)个月四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以孟、仲、季三分;每月以上、中、下分三旬;上旬从初一至初十 , 中旬从十一至二十(或廿、`,鲁迅诗:“`年居上海”);下旬从廿一(廿大写为“念”,如民时《日报》用“念四日”)至三十(或卅,如民时《黄海日报》用“卅六年”);每天以地支为名分十二个时辰 。明中叶后,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始入中国,世人称钟表点数为小时也称点,称时辰为大时,今大时之名已被淡 。时辰日首子时,相当于今时间23时至次日1时 , 丑时为1时至3时,以此类推,时间比地支时辰晚1个小时交日,在月末、年末之时就有月、年之差 。
农历年以半个月左右为期,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节气,其中上半月的称节气(简称节)、下半月的称中气(简称气),西汉《淮南子》所载廿四节名序即与此相同 。唐高宗时李淳风所编《麟德历》规定,置闰时以没有中气的月为前个月的闰月 。延续至今,例如2022年农历九月 , 后个月仅有节气立冬,没有小雪中气,就定其为闰九月 。节气基本对应于公历某日期,以天象指导农务,此为农历沿用各朝且盛于之缘由,亦为“农历”名称之。其中立春节气相传原先是干支纪年的岁首 。
岁首的确定 。干支纪年初以立春为岁首,历史上曾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故也称其为春节,但在夏历闰年之时,年初年末都逢立春节气,此即上文提及的“两头春”之乱 , 汉武帝拨乱反正,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确立“夏正”,以夏历正月为岁首 。两千余年来,行政及习俗都已认同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处于从属辅助地位的干支纪年,以及按十二地支所对应动物属相的生肖,亦随“夏正”更年,这在《元史》、《明实录》、《清实录》等均有记载,以来的资料更为翔实,史、志、谱及执政等均以此为记 。而被司马迁认为“使人拘而多畏”的历代占卦吉凶、卜测宜忌、八字算命的们,仍在以立春为年首行道,沭阳籍研究专家秦伦诗 , 在他2013年纂编的《易学指掌万年历》中坚持认为:“农历必须到立春节才能算第二年的开始 。如2004年…立春以后才能算甲申年 。”窃以为,秦先生的观点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之一说尚可,而让世人“必须”改变两千余年来顺应发展的既成世俗,似颇无稽 。
简称和省略 。公历纪年形式具有惟一的特征,所以“公元”两字,目前除严格的公政文书外,大多都已省略;必要时“年月日”也可省略,在数码之中用顿号间隔,如时的《世界知识》即用“一九四六、五、二三”;公元前可简称“前×年” 。公历农历合用时,如公元2022 年4月12日农历乙未年二月二十四日,可简化为:2022 年4月12日乙未二月廿四 。可简称“×年、民×年、民时” 。成立,是历史的里程碑,使用频率特别高,在一届会议定国名时 , 建国会代表黄炎培等提议用“”为简称,李达(一大代表)提议用“中国”为简称,被多数代表所否定,而作为地理概念,目前中外都在用“中国”为简称;也有人建议以“”为简称,用“成立前、后”替代带色彩的“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 , 笔者认为,此应于凡例中表明 。也可运用中性词“鼎革”,表达改朝换代之意,例如《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当曾大父葬时,正际鼎革,四方之乱未敉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正当明清鼎革的战火纷飞之际,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