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来历,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

1、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第一种说法是关于端午节流传最广泛的说法: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眼见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却无法挽救,他日夜忧愁,最终投汩罗江而亡 。楚国民众知道后十分忧伤,驾船奋力营救,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 , 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 。年年岁岁 , 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包粽子的由来 。
第二种说法是比纪念屈原更古老的说法:过端午节为了“除瘟去病” 。端午节正值农历五月,天气渐热,各种蚊虫开始出没,容易引发疾病,所以五月又有“恶月”之称 。古人在五月后安息静养为养生原则,有的地方还有“天中五瑞”即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和山丹五种植物来祛毒 。因此,“除瘟去病”是中国普通百姓过端午的一大主题 。
是为了纪念屈原,当时屈原跳河自杀 , 人们为了不让鱼吃了
屈原 。所以就包粽子丢在河里给鱼吃 。后来人们是为了纪念屈原就在端午节包粽子吃 。
纪念屈原?。?
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来历,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包粽子的由来?端午节包粽子的来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有包粽子往江里扔的习俗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 有位名叫屈原,他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是国王的一名大夫 。屈原虽然忠实楚怀王,但却受其他人的排挤 。楚怀王逝世后又因倾囊王听信谗言而将屈原流放到汨罗江边 。屈原苦苦想到,我反正也不能为国家和百姓造福 , 那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于是便投江自尽了 , 那天正是我国的农历五月初五 。百姓们听说屈原跳江的消息后 , 十分痛苦 。他们发动了很多人坐在船上在江边打捞屈原,一连打捞了很多天,最终还是没有打捞到屈原 。所以百姓们为了纪念对屈原的思念之情,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天 , 就要包粽子,将包好的粽子少吃一点,大部分都要扔到江里去,让江里的鱼虾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体 。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包粽子,就成了一种传统 。
民间传说 ,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 , 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 , 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
但是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由来,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 , 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 。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 , 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赛龙舟已成为民族民间原生态的传统节日 。
据介绍,端午起源于南方百越,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 , 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相沿迄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