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来历,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 二 )


据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
端午节包粽子的来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 人们都有包粽子往江里扔的习俗 。传说 , 很久很久以前 , 有位名叫屈原,他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是国王的一名大夫 。屈原虽然忠实楚怀王,但却受其他人的排挤 。
楚怀王逝世后又因倾囊王听信谗言而将屈原流放到汨罗江边 。屈原苦苦想到 , 我反正也不能为国家和百姓造福,那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于是便投江自尽了,那天正是我国的农历五月初五 。百姓们听说屈原跳江的消息后,十分痛苦 。
他们发动了很多人坐在船上在江边打捞屈原,一连打捞了很多天,最终还是没有打捞到屈原 。所以百姓们为了纪念对屈原的思念之情 ,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就要包粽子,将包好的粽子少吃一点,大部分都要扔到江里去,让江里的鱼虾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体 。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包粽子,就成了一种传统 。
民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 , 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 , 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
但是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由来,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 。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赛龙舟已成为民族民间原生态的传统节日 。
据介绍,端午起源于南方百越,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 , 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相沿迄今 。
粽子的由来会联系到纪念屈原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 , 面临亡国之痛 , 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 , 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 , 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
【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来历,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屈原是战国时楚人,当他看到国家将亡时,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 。老百姓划着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将米饭撒到江中,防止鱼虾侵害到屈原 。于是有了端午节 , 有了龙舟竞渡,有了吃粽子 。另有一个关于粽子的由来的版本,是说屈原生前正直,是他的政敌在江中追赶他的小船,将他杀害后,装在麻袋中深入江底 。为了掩饰罪行 , 伪作了“怀沙”一篇遗文,传言屈原是自杀 。但老百姓心中有数,于是也有了端午节 , 划船是暗示小人们追杀屈原,包粽子,是暗喻小人将屈原捆绑并投入水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