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什么会网贷,校园贷产生的原因( 七 )


“校园贷”可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分期 购物平台,比如分期乐 、趣分期等,除了分期也 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贷款服务;第二类是 P2P 贷款平台,主要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 贷款服务、助学贷款,如投投贷、名校贷等;第三 类主要是传统的电商平台提供信贷服务,比如 京东提供的打白条、淘宝网提供的蚂蚁花呗 。各 类针对大学生的“校园贷”平台诱使大学生跃跃 欲试,如果不加以监管和规范将不可避免悲剧 的发生 。
2.“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对“校园贷”监管力度不够
互联网的普及为“校园贷”的遍地开花提供了途径,但是相关制度却跟不上“校园贷”发展 的脚步 。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 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明确提出,未经批准在校园推广网络借贷的要依法处置 。但是《通知》里还是把重点 放在规范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力度和金融、网络 安全知识普及上,在不良违规违法的网络借贷监管上却缺乏具体规定 。监管力度不够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关部门对放贷人没有执照的要求,关于网络借贷也没有特别严格、统一的标准,再加上相关法律还不健全 , 很多平台都在打政策的擦边球,打着电子商务公司的幌子,实际上是以分期的名义放贷 。第二,缺乏各平台统一的征信体系,导致学生拆拆东墙补西墙 。由于当前大学生网贷消费公司之间属块状分割,缺乏统一的监管,有的大学生在各个 “校园贷”中进行多次分期贷款无法自拔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 , 湖北某大学的一名在校学生,因购买苹果手机及其他消费申请网上贷款 , 随着贷款到期不断找其他小贷公司贷款还债 , 最 终“利滚利”欠下多家借贷公司共计70余万元的债务,其最开始贷出的本金仅为 3 万元 。第三,在对各平台的具体监管方面没有落到实处,对于平台的实际操作运作、宣传手段、资本的运营、放贷的实际去处等都没有审核跟进,导 致“校园贷”坏账率上升,也催生了各种非法、暴 力的催债方式 。
3.“校园贷”平台建设涉嫌违规违法
4.学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在校大学生一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大部分依靠父母支付生活费,但过度地追求物质生活容易让学生迷失自我 。第一,学生容易有攀比心理,从搜狐《多地高校女生陷“裸贷”风波 ,  被迫卖身还债》一则新闻中得知,受害的女孩大多数为女学生,主要将贷款用于购买手机、化妆品等一些价格较高的物品,盲目地爱慕虚荣、 攀比消费可能给经济较差的学生及家庭带来额 外的经济负担,在走投无路时铤而走险去借款 。第二,学生的好奇心使然 。现在处于信息科技时 代,越来越多的非现金支付方式可供选择,学生 会更倾向于选择新事物,采用超前消费的方式 来满足现在的欲望 。第三 , 学生“财商”欠缺 。除 了金融及法律专业的学生 , 大部分学生缺少金 融的基本知识,容易受到贷款的夸大甚至是虚假宣传的诱惑,无法分辨正规的贷款及相关条 款 。如,学生被“校园贷”“无抵押、免息、分分钟到账”的宣传口号所吸引 , 最终使自己的权益受损,掉进“校园贷”乱象的大坑 。
面对校园贷乱象,大学生在选择贷款时,要做到洁身自好,理性消费,切勿走上裸贷这条路,毁了自己 。那么大学生贷款要怎么选择平台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呢?推荐几款银行旗下的助学贷款产品,例如中国银行的中银E校园、建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工行的工银E校园、兴业银行旗下兴业消费金融助学宝等等 。大学生们在选择贷款路径上千万要选择合法的贷款平台,切勿相信小广告上的贷款信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