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三 )


3、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习惯
3.1、“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 。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 。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 。
3.2、搅团: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 。
3.3、“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 。“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 。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
为了纳吉,二月初二这天的食物也与“龙”相关,面条不叫“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米饭称作“龙子”;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 。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 。
二月二的风俗吃什么
1、面条
【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吃面条,也叫吃“龙须”,龙须面也由此而得名 。“二月二,龙抬头 , 大仓满 , 小仓流 。”这一天人们用吃面条的习俗来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 , 广洒甘霖 。
2、饺子
到了二月二 , 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 , 这一天吃饺子被称作“吃龙耳” 。过去 , 医学不发达,染上病就不容易治好,大概人们认为“龙抬头”会镇住一切病害,吃了“龙耳”,龙会保佑自己身体健康,祛除百病,到现在还流传着“二月二吃水饺 , 百病惧龙体外跑”的顺口溜 。
3、炒豆子
炒黄豆源自武唐时期的传说 , 据传因武则天夺唐氏江山,改国号为周 , 引玉帝大怒,命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玉龙不忍,违反帝谕私自降水,结果被打下凡界 , 压在山下,并立了一座字碑,上写:“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们为救玉龙,想尽了办法 , 这年的农历二月二,人们发现黄豆都是金黄的,很像金豆,于是家家户户都炒了很多黄豆,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玉帝因此而释放了玉龙,人间得降甘霖 。
4、焖子
“煎焖子”叫“煎龙鳞” , 因为银白色的焖子切成扁块状 , 排在一起很像龙的鳞片 。每片“龙鳞”的两面都被煎成金黄色 , 以表示对“懒龙”的惩罚,督促它尽力治水,好带来丰收 。吃的时候,把煎好的焖子盛到碟子里趁热浇上麻酱汁、蒜泥、醋、酱油等作料,佐以主食大饼或烧饼食用,清香爽口,余味绵长 。
5、煎饼
二月二还有吃煎饼的习俗 。二月二吃的煎饼多是高粱面或白面做的 。把面调得粘糊糊的,把锅烧热,最好是平底锅,用一块肥肉一搓,以防粘锅,再把调好的面糊摊在锅内,用铲子摊匀 , 转眼就熟 。这是因为当时正好是惊蛰前后 , 各种毒虫都开始活动 , 人们以此来提醒不要受毒虫的伤害 。

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传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
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 。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 , 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 。据说,这便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