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 鸿星尔克,果然没能红过100天( 三 )


30天掉粉29万这件事意味着 , 鸿星尔克的这些努力远远不够 。 很多人说 , 想出一份力 , 但是翻遍整个店铺都找不到想买的东西 。 那些吹捧的话语 , 大多是“质量好到十年都穿不烂” , 却鲜少有夸设计好看的 。 如果光从鸿星尔克产品本身来看 , 是缺乏吸引力的 , 这也是最致命的一点 。
耐克能征服全世界 , 除了众多运动明星加持外 , 还得归功于背后那群强大的设计师们 。
NIKE Air Jordan 1
设计师张传禧的Hyperdunk及KD系列作品使其名声大噪;经典的Air Jordan系列作 , 则出自设计师Tinker Hatfield之手 。 设计师的奇思妙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 耐克旗下的产品生生不息 。 2014年 , 阿迪花重金挖走耐克三大设计师 , 耐克第一时间起诉阿迪 , 并怒指其“盗窃” , 设计师已然成为两家公司的核心角色 。
在产品研发这块的投入 , 耐克和阿迪一直维持在5%-10% 。 反观鸿星尔克 , 2008年因库存危机研发投入1000万 , 仅占营收的0.3% , 2015年有所重视占比达到4.8% , 2016年又回落至2.7% , 从2017年起 , 鸿星尔克不再对外公示这项指标 。
产品设计也是国产运动鞋的普遍痛点 , 想不出好看的鞋型 , 很多品牌就选择模仿 。 森马2019新款韩版休闲运动鞋与阿迪的yeezy500一模一样;安踏被指从AJ1抄到AJ6;鸿星尔克的“奇弹”系列也被认为抄袭匹克“态极2.0” 。
说到底 , 鸿星尔克的爆火只是一次偶然的舆情事件 , 情怀只是催化剂 , 产品才是硬道理 。 即便是再请来“山鸡哥”陈小春 , 怕是情怀饭也难以吃长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