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反应特质包括,人际关系( 三 )


第二 , 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认为个体有强烈的欲望要维持自己对他人或事物态度的协调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可以通过喜欢或不喜欢来达到 。
第三,对于在重要问题上和我们意见相左的人,我们会做出一些负性的推论 。
第四 , 最后一种解释是根据期望―效价理论得出的,即人们有意见选择在态度和社会欢迎性上与自己相似的人作为伙伴 。
4、互补
交往的互补性是指双方在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相互满足的心理状态 。
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主要发生在交往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之间 。如一个支配型的男人娶一个依赖型的妻子 , 一个喜欢控制人的泼辣女人与一个被动型不愿做决定的、沉默的男人结为夫妇 。
还有一种与互补性相似的现象是补偿作用,当别人所拥有的正是我们所缺少的时候,我们会增加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 。如一个看重学历的人而自己又失去拿高学历的机会 , 因此尤其看重高学历的朋友 。
五、人际风格
类型1  分析型 
有的人在决策的过程中果断性非常的弱 , 感情流露也非常的少,说话非常罗嗦 , 问了许多细节仍然不做决定 , 这样的人属于分析型的人 。
类型2  和蔼型 
还有一类,他的感情流露很多,喜怒哀乐都会流露出来 , 这样的一个人我们管他叫做和蔼型的人,他总是微笑着去看着你,但是他说话很慢,表达的也很慢 。
类型3  表达型 
这类人感情外露,做事非常的果断、直接,热情、有幽默感、活跃、动作非常的多,而且非常地夸张,他在说话的过程中,往往会借助一些动作来表达他的意思,这样的人是表达型的人 。
类型4  支配型 
这类人感情不外露,但是做事非常的果断,总喜欢指挥你,命令你,我们管这样的人叫做支配型的人 。
六、人际关系的五个层次(约翰麦克斯韦尔)
中心问题:多数人都能把他们在人生中的成功或失败追溯到关系中
第一个层次:准备,是否准备好开始一个人际关系
透视镜原则: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 决定我们怎样看别人
镜子法则:我们检测的第一个人,必须是自己
痛苦法则 , 伤害别人能够伤害别人 , 但也容易被他们伤害
锤子法则:永远不要用铁锤去打人们头上的苍蝇
电梯法则: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能够提升别人,也能够打击别人
第二个层次:建立连接,是否愿意专注于别人
大画面原则:这个世界的所有人口 , 是由人们组成的,除了一个小小的例外,就是自己
交换法则:我们必须把我们自己放在他们的位置上 , 而不是把人们放在门的位置上
学习原则: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潜力教会我们一些东西
魅力原则:人们对那些对他们感兴趣的人感兴趣
10分原则:最大程度的信任别人,通常能够把人们最好的发挥出来
对峙原则:在与人们对峙以前,必须要关心他们 。除非你关心他们,否则不要和他们对峙
第三个层次:信任,是否能够建立相互信任
河床原则:信任是任何人际关系的基础
情形原则:永远不要让某一个情形比人际关系更重要
鲍勃原则:当鲍勃(任何普通人)和人们关系不好的时候,通常是鲍勃问题所在
可亲近原则:轻松对待自己,才能令别人轻松对待我们
狐狸洞原则:当你准备作战的时候,要为你的朋友挖一个足够大的洞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