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敏感期的三个阶段,什么是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的出现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变化?( 八 )


当我们了解儿童不同阶段的各种敏感期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家长就能够比较心安的、比较踏实地知道和把握孩子的成长,就不会偏离生命原本的轨道,我们就不会扮演上帝的角色 , 就不会依靠我们去创造一个儿童 。我们会遵循自然法则,会尊重这个生命,让这个生命内在最丰富的东西、最微妙的东西、最是我们难以假设的东西在头6年或者在12年中发展出来 。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一个孩子生命状态正常的话,那么孩子的童年就是一个接一个敏感期的出现 。在某一个时段儿童会高度专注于某一个事物,而且重复不断的操作那一事物,直到满足儿童内在的需求,儿童才会把注意力转向另外一个敏感点 。
怎么样才能够保证儿童这种敏感性持久的发展出来,不被遏制 , 不被错过,这里边最主要的是敏感期发展的条件 。
敏感期的发展我们认为有四个条件: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规则、一个是平等 。爱指的是什么?用一句简单的话说,爱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 。就是让妈妈的生命能跟孩子的生命产生联结 。当你为儿童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儿童就有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让儿童自动地把注意力放在生命内在的建构上、会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他有兴趣的事物上 。这个时候儿童就不会惊恐,不会恐慌,不会害怕 。
第二个就是自由 。我要说的是为什么是自由呢?因为儿童内在的敏感期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哪个敏感点,我们并不确切地知道 。就像儿童对书写有兴趣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在3岁或者4岁或者5岁对书写有兴趣 。有的孩子是这一天开始对书写有兴趣,有的孩子是那一段时间对书写有兴趣 。我们并不是儿童内在的一个细胞,所以,我们并不能够知道儿童内在的状态 。所以说儿童的敏感期只有靠儿童自己来破译,由此我们必须把自由给儿童 。
这个自由指的就是允许儿童开发自己的潜能,允许儿童破译自己内在的精神密码,它指的是这个自由 。由此,如果我们把自由交回给儿童的话,儿童就会呈现出他们生命内在的、自然的倾向 。这个自然倾向才是敏感期发展的核心 。
第三个是规则 。并不是所有的阻碍都在外在 。比如说当孩子一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会很恼火 , 甚至我们的脾气先于孩子就发出来了,或者我们过分的掌控孩子,我们勒令孩子做什么 。或者孩子到了口腔的敏感期,把手指头上涂上辣椒或者戴上手套,或者把他绑在襁褓里,这个是阻碍儿童的敏感期的 。这是外在的对儿童的控制 。
但是除了外在的控制之外 , 儿童内在也没有完全进化到使他的生命的内在稳定而完全地走向那个部分 。我们搞教育的时间久了 , 问老师,大家都说2岁半的孩子进幼儿园,很容易高度专注地对某一个事物产生敏感点 , 大一些的孩子对敏感点的表现因为各种原因被破坏了 , 表现的会弱些 。
除了外在阻碍 , 内在也有一些阻碍 。我们说内在会有一些黑天鹅的部分 。大家看“天鹅湖”,有一只白天鹅和一只黑天鹅,那可能不是内在的,但表现出了我们生命内在的纷争 。那么规则是什么呢?规则就是要把外在的和内在的,这种破坏性的东西都挡在外面 , 让孩子顺着自然的法则,捕捉他生命内在的敏感性,让孩子得到好的发展,这就是规则 。我们有七条规则 。这七条规则可以终生受用 。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 。
任何侵犯个人“自我感”(包括伤害自己)的事物都是暴力,范围包括行为领域和心理领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