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量,黄河的成因和径流量( 三 )


黄河中游地区61%的面积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 支流众多,河道比降陡,由暴雨形成的洪水特点是洪峰高、历时短、含沙量大 。洪水发生时间基本上都集中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特别是8月上旬出现洪水的机会较多 。
一次洪水历时,一般为2~5天 , 最长为3~10天,洪水过程线多为涨落迅猛的尖瘦型 。中游干流各站较大洪水洪峰流量为15000~20000立方米每秒 。实测最大洪水,吴堡站为24000立方米每秒(1976年)、龙门站为21000立方米每秒(1967年)、三门峡站为22000立方米每秒(1933年) 。龙门站的洪水主要来自吴堡以上,洪峰平均占62.8%,洪量平均占80%~84% 。三门峡站的洪水主要来自龙门以上,洪峰平均占74.2%,洪量平均占75%~77% 。
龙门至潼关河段长128公里,河道宽达3~19公里,滞洪削峰作用显著 , 对来自龙门以上的洪峰 , 一般可削减20%~30% 。

黄河流量,黄河的成因和径流量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黄河流量黄河的平均流量为2571m³/s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 , 属世界长河之一 , 中国第二长河 ,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
黄河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每年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
黄河流量,黄河的成因和径流量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长江,黄河的每秒流量是多少1、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 , 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 
2、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9,600亿立立方米/秒 。
黄河与长江的流量相差很大的原因:
1、长江主要是地域问题,长江流经中国南方地区 ,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 降水丰富,因而汇聚到长江的水就比较多,并且支流也多 。
2、黄河主要流经中国北方地区,降水量少,主要靠青藏高原的冰山融水补给 。
扩展资料:
黄河径流量:
1、实测年径流量
1954年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时,在进行复查和插补的基础上 , 采用1919~1953年系列,计算陕县实测年径流量为412亿立方米 。1962年提出《黄河干支流各主要断面1919~1960年水量、沙量计算成果》,其中陕县站实测年径流量423.5亿立方米,秦厂站472.4亿立方米 。
2、天然年经流量
1975年对黄河干、支流主要站的实测年径流量进行了还原,选用1919年7月至1975年6月56年系列 , 还原了引黄灌溉耗水量及大、中型水库调蓄水量,1976年提出,三门峡站天然年径流量498.4亿立方米 , 花园口站559.2亿立方米 。
3、年径流特性
黄河流域年径流量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 。因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 降水量较少,而蒸发能力很强,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仅相当于降水总量的16.3%,产水系数很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