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KPI绩效考核流程管理方案,能提升企业经营绩效!(附案例说明)

好的KPI绩效考核流程管理方案 , 能提升企业经营绩效!(附案例说明)
一、前言
在辅导历程中 , 经常有老板问如何让干部提高工作意愿?当然实质福利是很重要因素 , 但是到了临界点之后效果就不明显 , 经观察反省企业管理常见的一些现象 , 例如:
1.部门主管不知道管理工作重点是什么 , 然而大家都很忙 , 经营绩效不理想 , 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很多干部不知究竟为何而忙?日久就茫然、盲目的忙?
好的KPI绩效考核流程管理方案,能提升企业经营绩效!(附案例说明)】2.公司的远景摸不到 , 看不清楚 , 未来方向为何 , 个人生涯也茫然 , 哪能专心全力以赴 。
3.每天忙着出货 , 一批完成又要忙着出下一批 , 当下工作就是为应付目前的瓶颈 , 对未来是走到哪就算到哪?
4.工作我最辛苦 , 我负荷最大 , 上司却对某人最好 , 偏心、不公平 , 挟怨气和人相处 , 组织内充满各单位或个人主义 , 和他人合作就是助长他人 , 消耗自己;另外主管没有担当 , 有错往下推 , 上下交征利的氛围 , 毫无团队力量可言 。
因此建构一套适合本企业的管理体系 , 让干部知道为何而努力 , 有明确评量方式和目标 , 不但要自己目标达成 , 更要与他人合作 , 促成相关连指标达成 , 让整体绩效达成 , 互助而不互耗;也就是让干部自己知道要做什么 , 做到什么程度 , 用目标来管理自己的工作 , 这就是推动KPI管理的意义 。
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s , 关键绩效指标) , 其意思是执行策略管理时所订定的关键绩效指标 , 意味着若指标没有达成 , 公司的策略、重大目标或是长期目标达成就不乐观 。
好的KPI绩效考核流程管理方案,能提升企业经营绩效!(附案例说明)
文章图片
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MBO)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Drucker) , 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 , 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 , 就是企业干部自己订工作的目标来推动管理 , 至今有相当多公司引用 , 成果丰硕的案例相当多 , 没有成效的案例也相当多;执行时经常以管理指标为衡量达成度 , 是以日常性职务的管理目标为主 。
今日很多企业都将日常性管理指标称目标管理或称为KPI , 对或不对不是本文讨论重点 , 个人以为只要企业运用任何管理工具顺畅 , 能经营绩效提升 , 名称的争议可以摆一旁;重点是如何运作 , 如何提升经营绩效 , 本文以下所讨论 , 也将日常性管理指标称为KPI 。
二、Teamface企典的KPI制定方式:
1.目标必须掌握SMART原则:
S表具体(Specific) , 具体就是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或量化工作目标 , 包含人、事、时、地、物 , 不能笼统;例如很多干部常说 , 要「加强教育」 , 应说成「针对作业人员M , 训练A制程的作业 , 在X月X日前 , 必须能熟练作业 , 清楚的说步骤和要点 , 达到产品零缺点」 。
M表衡量(Measurable) , 目标设置时不可使用副词、形容词等模糊的、无法衡量的描述 , 尽可能以明确的生产力P(Productivity) , 质量Q(Quality) , 成本C(Cost) , 准确交期D(Delivery) , S工作安全(Safety) , M员工士气(Morale)六大项目展开并量化 。 其中员工士气是比较难量化 , 可以用代用特性 , 例如士气 , 改用缺勤多少 , 或效率或质量良率等 , 或是作业流程中相关参与人员满意度等等 , 这部分统计开始不必怕满意度低 , 一旦开始收集时绩效差 , 日后改善空间很大 。
A表可实现(Attainable) , 目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必须可以实现 , 过高的目标 , 部属会没有信心失去工作热忱 , 更严重是沦为纸上谈兵 , 被员工当成笑柄 , 会伤害企业文化 , 过低的目标除了没有工作热忱 , 更没有积极性;而且制定过程上司不要利用权威强制要求 , 让部属有抗拒心 , 上级必须让相关者参与 , 将整体状况情报分享彻底沟通 , 鼓励部属参与目标制定的过程 , 让部属问《为什么要达成这目标》 , 让部属知道目标对公司生存的重要性 , 而且是他自己订的、应该完成的目标 , 激发积极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