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快速进步的底层逻辑:结构化思维

提起金字塔原理 , 很多人都不陌生 , 它是麦肯锡公司的芭芭拉·明托提出的一项结构化思考 , 不仅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 还能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
《金字塔表达力》就是作者陈力在金字塔原理的基础上 , 进行的通俗化拆解 , 并用图表的方式 , 更直观地帮助我们培养结构化思维 。
结构化思维 , 也是快速进步和成功的底层逻辑 。
用结构化思考认识问题
很多人都在努力提升写作的底层逻辑 , 这个逻辑其实就是结构化思维 , 也称框架思维 。
金字塔原理|快速进步的底层逻辑:结构化思维
本文图片

顾名思义 , 框架思维就是在写作之前 , 要先搭建一个框架 , 也可以理解为提纲 。 先来确定文章的主题与标题 , 然后确定从哪几个角度进行阐释 。
这样做的好处 , 就把零散的 , 容易碎碎念的文字进行整合和分组 , 找到其中相似的信息进行分类 , 这个思考和整理的过程就是结构化思维 。
这也是金字塔原理的核心理念 , 结论先行 , 归类分组 , 然后有着逻辑关系与层次 , 这里要注意三个要素:
首先 , 主题鲜明 , 要有清晰的中心思想 。
结构化思维 , 要求结论先行 。 也就是说 , 无论我们是写文章还是沟通表达 , 一定要主题鲜明 , 让对方在最短的时间知道你想说什么 。
这里要注意几个要点 , 主题不要拖沓 , 尽可能简练 , 同时主题要与内容相关 , 不然就成无法让对方与你共情 , 另外要注意主题要有鲜明的观点 。
常用的是SCQA模型和MECE原则 。
金字塔原理|快速进步的底层逻辑:结构化思维
本文图片

MECE原则遵循的是相互独立 , 完全穷尽 , 也就是说各部分之间都有着紧密的关系 。 比如总论点下面可以拆解成几个独立但又相关的分论点 , 分论点之间没有排斥和重叠 , 是相互辅助的作用 。
而SCQA模型 , 以情境、冲突和解决方案为基础 , 可以代入相关的内容 , 以遇到的问题 , 问题的冲突点在哪?如何去解决 , 以这样的结构化思维层层推导 , 就能很快找到问题的根源 , 并获取解决问题的办法 。
【金字塔原理|快速进步的底层逻辑:结构化思维】以金字塔原理解决问题
在《金字塔表达力》中作者说:想要解决问题的前提 , 首先是清晰的界定问题 。
具体来说就是问题是什么?然后再把问题进行细化 , 就能剥茧抽丝找到核心的问题 。
找到问题之后 , 就可以逐层来确定问题 , 拆解问题 , 最终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具体可以这样做:
第一 , 确定问题的现状 。 我们想要解决一个问题 , 关键点是弄清问题是怎么发生的?问题发生的背景与原因是什么?慢慢弄清问题的现状 。
第二 , 针对问题提出适当的疑问 。 确定问题的现状后 , 就要进行举一反三的提问 , 除了表象的问题 , 还要不断探索深层问题 。
第三 , 给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 有疑问才有解决办法 , 针对问题进行横向、纵向的思考越多 , 越能提供多维度的解决方案 , 这样就在更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
金字塔原理|快速进步的底层逻辑:结构化思维
本文图片

以上无论是在分析问题 , 还是探索问题时 , 都用到了金字塔原理 , 可以是自上而下 , 也可以是自下而上来追溯 。
除了分层来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外 , 还可以用鱼骨图或逻辑树来 , 思路跟金字塔原理相似 , 也是界定问题 , 结构化分析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