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母职的束缚
对宝妈们来说 , 在小城获得一份编制稳定的工作 , 就能重获家庭地位 , 改变长期缺失社会生活的尴尬处境 , 这是其他工作很难带来的满足感 。
丁苹在考编的第三年成功上岸 , 单位是离家仅二十分钟的文体局 。 前三个月试用期没有工资 , 第四个月才领到第一笔工资 , 3000多元到手 , 丁苹的兴奋难以言表 。 她抽出几百元给两个孩子买了新衣服 , 其他的都存下 。 然后用一年的时间偿还了考编期间所借的债务 , 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
她不再惧怕与朋友聚会 , 也不再避讳跟人聊工作 , 变得更爱收拾自己 , 与丈夫的关系也有所缓和 。 一次丈夫酒后甚至对她说:“你怎么这么优秀?考上了是不是就瞧不起我了?”
梁茜也曾被全职妈妈的身份所困 。 去律所工作前 , 她在家带过一年孩子 , 感觉自己逐渐与社会脱钩 。 不见朋友 , 没有社交 , 整天围着孩子转 , 活动范围仅限于小区 , 对外界一无所知 。 久而久之 , 梁茜感到自己已经产生抑郁症状 。 她立志要在三十岁之前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 。
连续两次考公失败 , 梁茜决定 , 从11月开始脱产考公 , 不再接案子 , 专心备考 。 白天去图书馆看书 , 学习时长保证8、9个小时 , 晚上等孩子睡着以后再看书 , 从22:00学习到凌晨1:00 。
本文图片
图 | 梁茜学习的地方
放弃从不在梁茜的考虑范畴 , 她打算考到不能考为止 , “哪怕最终考不上 , 我也会去考事业编、银行或者国企 。 ”
家庭支持与否 ,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宝妈们的结局 。 在女性需承担更多育儿责任的社会意识改变之前 , 她们始终在母职的束缚下艰难腾挪 。
还在乡镇政府工作的夏琳意识到 , 没有丈夫的支持 , 她很难实现脱产考公 。 在长达七年的考公岁月里 , 丈夫总是表现出对夏琳的不满:“这么多年都没考上 , 肯定考不上了 , 你没那个能力 , 还不如多花点心思带孩子 。 ”
夏琳早已不指望丈夫能替自己分担育儿的责任 。 孩子出生不久 , 丈夫还会半夜起床跑腿、给孩子喂奶 。 等到孩子半岁大时 , 丈夫逐渐抽身 。 有时忙不过来 , 夏琳让丈夫搭把手 , 但他一抱女儿 , 女儿便哇哇大哭 , 他顺势将女儿塞回去 , “你看 , 孩子更喜欢你嘛 。 ”
后来丈夫索性直言:“你是事业编 , 工作相对清闲 , 家里你多分担一些 , 别指望我太多 , 我会更专注在工作上 。 ”夏琳对这话很反感 , 却不知该怎么辩驳 , 丈夫在外企工作 , 年收入比自己多五万 , 似乎有理由这么说 。
如今女儿已经三岁 , 陪她学习、玩耍的主要任务仍是夏琳一个人完成 , 丈夫只在下班后做一些家务 。 有时候 , 夏琳感到格外疲惫 , 她问丈夫:“为什么每次带孩子出去玩的都是我?”丈夫回答:“别人家不都是妈妈陪孩子出去玩吗?我不觉得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 ”
夏琳索性放弃博弈 , 她甚至想 , 是不是因为爸爸在生孩子的过程中参与感不强 , 因此很难产生像妈妈一样的责任感 , 妈妈总是更容易对孩子的需求心软 。
如今已经31岁的夏琳 , 打算一直考到年龄红线 , 在此之前绝不放弃 。 只是有时候她会想 ,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 , 一定要在结婚生子前拼命考上公务员 。
*文中部分人物有信息模糊处理
- END -
撰文 | 吴向娟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离婚|如果你不是真的想要分开,别把分手离婚挂嘴边,久了也会变成真
- 宝妈|宝妈考公,小城女性的生存战
- |爱人相处,对方不爱你的原因:“边际效应递减”
- 儿女|父母和儿女没有了边界,就是一场灾难
- 离婚|“离婚太难了。”
- 婆婆|“我不在家,婆婆偷偷翻我东西”:缺少边界感的家庭,有多可怕?
- 于文文|《乐队的海边》仓促营业,于文文、郑秀妍白忙活,张天爱遇事不慌
- 公婆|公婆买3室1厅与俩儿子儿媳同住,宝妈诉苦:四口人挤次卧太憋屈
- 伴侣|现实点:真正的灵魂伴侣只有一个人,但不是你的“枕边人”
- 于文文|《乐队的海边》于文文、刘恋尴尬社交,张俪、张天爱自嘲“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