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孩子从小开朗、听话,是“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会得抑郁症!?( 三 )


与此同时 , 瑶瑶其实非常聪明 。 对比起他们的父母 , 这一代青少年、儿童接触的信息广 , 是数字星球的“原住民” , 他们的心智成熟得更早 。
瑶瑶说 , 她小学时就看出来妈妈有一些行为很幼稚 , 比如容易为了一些小事过分焦虑 。 她对家里很多事情和关系也看得非常清楚 , 但左右不了 。
于是 , 她只好让自己成为“小大人” , 强迫自己表现得听话、懂事 , 要成为“母亲的母亲” , 从心理上反过来照顾妈妈的感受 。
大家想想 , 这是一个才上初中的孩子啊 , 她现实生活中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
所以 , 在心理干预过程中 , 瑶瑶常常表现出超越年龄的心智 , 不像13岁 , 像是20多岁 。 她几乎没有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纯真、率直和快乐 。
面对着这样“早熟”的孩子 , 我和Lucy一点都不因此感到欣慰 , 反而是感到可怕和心疼 。 她承受了她这个年龄不应承受的压力 , 变成了不应成为的样子 。
对于这一点 , 我们的感受非常深刻 。
所以 , 在心理干预后期 , 我和Lucy特别注重解除她这副“枷锁” , 引导她重拾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美好、快乐 , 并树立“积极努力 , 顺其自然”的健康心态 。
希望父母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 要抛弃陈旧、错误的教育观念 , 不要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 总是要求孩子听话 , 很可能埋下“微笑型抑郁症”的隐患!
除此之外 , 瑶瑶的经历还反映了一个常见家庭教育错误——父母爱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
瑶瑶觉得自己不真实 , 徒有躯壳 , 没有灵魂 , 但说不出原因 。 在深度催眠下发现 , 这源于母亲从来不认可她 , 总说她不如别人 , 并督促她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 。
瑶瑶曾经据理力争 , 认为自己其实也有优点 。 结果妈妈的回答非常无知、缺乏同理心 , 甚至可以说是简单粗暴:“你反驳什么啊!你就是不如别人啊!”
瑶瑶既感到委屈 , 也逐渐失去了自信 , 认为自己总在模仿别人 , 毫无个性 。
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非常、非常常见 , 而且被很多父母推崇 。 他们认为这可以避免孩子骄傲 , 可以督促孩子不断向优秀的人学习 , 从而变得更优秀 。
父母的初心是好的 , 但不懂得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规律 , 引导方法也不得当 , 亲子关系往往也不亲密 。 这反而对孩子造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 。
希望广大家长引以为戒 , 在孩子小的时候 , 尽量避免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 , 无论是说孩子比别人差 , 还是比别人好 。
说孩子比别人差 , 很可能会让孩子自卑 , 认为父母不认可自己 , 增大抑郁发作风险;
说孩子比别人好 , 很可能会让孩子自大自负 , 自我夸奖 , 增大以后轻躁狂/躁狂发作的风险 。
只有等到孩子逐渐长大 , 内心有了真正的自信 , 而且亲子关系良好时 , 父母再引导孩子理性地与人比较 。 不妄自菲薄 , 也戒骄戒躁 , 扬长补短 , 踏踏实实地提升 , 变得更加优秀 。
03、创伤修复存在一定风险
瑶瑶的妈妈认为 , 她和女儿之间的矛盾都是“小矛盾” , 没有很大的冲突 。
但偏偏是这些“小矛盾” , 成为了导致瑶瑶患病的绝大部分叠加性心理创伤 。
催眠治疗师Lucy第一次想处理瑶瑶和母亲的关系时 , 瑶瑶大哭不止 , 哭了近2个小时 。 第二次想处理时 , 她还是痛哭 , 难以平复 。 这导致两次深度催眠心理干预临时取消 。
后来她说 , 以前她在别人面前、甚至父母面前 , 她会不自觉地压抑自己 。 哪怕哭 , 很快就会停下来 。 只有在夜晚独处时 , 才会毫无保留地大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