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对个人的影响可能体现在,自我效能感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 三 )


3、 想象经验(imaginative experience)人们能够通过想象自己或其他人在未来情境中有效或无效地行动,而产生关于个人功效或无效的信念 。这样的想象可能产生于对类似情境的期待或替代经验或者被口头说服所诱发,如系统脱敏和示范 。然而,想象自己成功或不成功地行动,不可能像实际的成功或失败经验那样对自我效能感有强烈的影响 。
4、 口头说服(evrbal persuasion)口头说服是比成绩经验和替代经验的强度要弱一些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 。口头说服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个来源,它的力量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说服者的技能、可信度的吸引力 。实验研究表明,口头说服是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中等有效方法 。
5、 生理状态(physiological states)当人们把厌恶的生理唤起和差的行为表现、不胜任和失败联系起来时,生理状态将影响自我效能感 。当人们产生不愉快的生理唤起时,比生理状态愉快或中性时更可能怀疑自己的胜任力 。同样,舒适的生理感觉可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 。学生从生理反应获得功效信息(如心率、出汗) , 焦虑症状可能意味着一个人缺乏技能 。
6、 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s)生理线索是情绪的重要成分,但情绪体验并不仅仅是生理唤起的结果 。因而,情绪和心境可能是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 。当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时,更可能对成绩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和抑郁对自我效能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 。
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什么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 。

自我效能感对个人的影响可能体现在,自我效能感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自我效能感对个人的影响可能体现在自我效能感对个人的影响可能体现在工作与家庭中 。
工作与家庭冲突 , 是很多人头痛的事情,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外在的客观原因却忽视了内在的主观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我效能感 。
工作与家庭冲突 , 影响了很多的工作的热情和家庭的温馨 。我们都知道,时间对任何人都是一样平等的,而是有限的 。如果想要在工作上表现出色 , 很多人势必会将时间更多地倾注在工作上,也就工作时间大大增多 。
但是势必会减少投入在家庭生活上的时间,比如加班不回家吃饭 。这样是十分危险的,由于缺少沟通和滋养情感,很多人的家庭都出现了情感问题 。
从表面上看,像是工作时间特征的原因,其实本质是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低的表现 。自我效能感在这一过程中它影响着工作时间和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家庭生活 。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能够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会完成更多的任务,或是完成一项任务会消耗更少的时间 。这样有足够的时间去担任家庭角色 。而自我效能好的人,在与家人的沟通上会更有效 。
会影响人们完成工作的能力 , 当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很强时,他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些事情,而不去寻求帮助 。但是,自我效能感太强也会阻碍能力的发展,因为它会使人们高估自己的能力 , 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当人们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时,就会降低努力程度,减少成功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